发挥新职业“蓄电池”作用 助推高质量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是主题,而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则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蓄电池”。当下,不断涌现的新职业打开了就业的新空间,孕育了新机遇,为高质量发展持续供能。
自今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合规师、公司金融顾问、易货师、二手车经纪人、汽车救援员、调饮师、食品安全管理师、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职业培训师、密码技术应用员、建筑幕墙设计师、碳排放管理员、管廊运维员、酒体设计师、智能硬件装调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等18个新职业以来,新职业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各地也积极加快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开发,打造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从业人员队伍,着力解决新职业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当前,新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面是扩容就业、市场需求量大,一面是人才供给存在不足。如何加快培养出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的新职业人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找准坐标,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地制定出新职业发展战略方针,构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动态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并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使新职业人才加速响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需要。
培养新职业人才需要“加速度”,但“高质量”却是不能忽视的关键。纵观这些新职业都具有鲜明的数字化特点,而这类高技能人才大多都是“坐足冷板凳”的人,因此,培养技能人才需要设定好新专业并制定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案,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打造示范性专业和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时紧密结合企业、产业、个人发展需求,灵活多变地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让长效机制与动态机制完美结合,优势互补,按下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加速键”。
推动新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政策措施来保障。这就需要结合新职业特点制定就业政策,构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不断提升新职业从业者收入和权益保障水平。同时,还要从减税降费、发放补贴、减少裁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增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更多新兴企业平稳快速发展,厚植新职业人才就业沃土,为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真正在提升就业质量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赵芹)
新闻中心
更多- 汪香元专题调研美妆港湾建设工作 打造全省美妆产业新高地
-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太仓在全省创新实践 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生效
- 拓展就业场景做好关爱服务 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更加有感 苏州市领导走访调研残疾人工作
-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