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 “科普盛宴”全民参与,崇尚创新“点亮生活”

来源:薛金金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9-04

今年9月,是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此次活动依据新修订的《科普法》设立,由中国科协联合34家单位共同部署。主场活动设置了系列专题展览与创新实践区,未来一个月将举办百余场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全月有活动、每周有主题、天天不重样”的科普嘉年华,示范引领群众科学文化新风尚,在全社会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从“一日”到“一月”,一词之变,背后是科普事业从阶段性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发展的重大转变。这场全民参与的“科普盛宴”,不仅是对国家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育创新文化生态的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了全新阶段。

创新表达形式,让科学传播深入人心“潮”起来。科普月突破了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播模式,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科学“潮”起来。各地探索“科学+文化+体验+消费”的融合模式——科普夜市点亮都市夜空,让科学知识与灯光秀、Live秀碰撞火花;地铁打卡活动让通勤路变成科学探索之旅;数字科普地图让服务触手可及。这些创新实践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分享的生活体验,让科学知识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深入人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未来力量,为青少年播撒科学“梦想的种子”。青少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未来希望。科普月期间,各地针对青少年特点量身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AI体验让青少年感受前沿科技魅力;科普研学带领学生走进科研一线;“院士专家进校园”分享科学背后的故事;特色科普军训融合国防教育与科学教育。这些活动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科学思维、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梦想的种子,为培养未来创新大军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地域特色,打造因地制宜的科普“新范式”。科普月注重与地方资源深度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科普实践。各地挖掘本土科技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地质遗迹讲述地球演变故事,高山气象站展现科学精神,生态保护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农业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这种立足地方的科普模式,既展现了科学与地域特色的创新融合,也使科普内容更贴近群众实际需求,实现了科普服务的精准化和特色化,为地方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首个全国科普月的成功启幕,是贯彻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以其创新性、广泛性和持续性,正在推动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期待科普月持续发挥效能,汇聚更多社会力量,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厚植创新土壤、凝聚全民智慧。当科学之光点亮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一个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科技强国必将加速到来。(薛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