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一次办!淮安“淮上关爱一件事”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有温度
“新生儿出生”“企业职工退休”“公租房申请”“军人退役”等问题是老百姓人生中的重要节点。一站式办理医保、社保、户籍等材料,是老百姓的心愿。民之所想,政之所向。2021年,淮安市行政审批局推出“淮上关爱一件事·关爱自然人一件事”服务,通过事项梳理、流程再造、信息共享等措施实现“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从全市推广的六类关爱自然人一件事来看,原流程一件事平均涉及环节15个,改革后一件事平均环节精简为4个,环节精简率为74.42%。材料数量由原来平均一件事15份减少至6份,材料精简率为53.49%。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与时间赛跑:“由串改并”整体把关
聚焦“烦心事” “挨个办”变成“同时办”
“没想到这么方便,才一天,孩子的户口、社保、医保统统都办好了,这政策真是好!”日前,新生儿父亲焦静给淮阴区妇幼保健院打来电话,感谢该院提供的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以前大儿子出生的时候,办这些还特地回了涟水县老家,又是迁户口又是材料没带齐,来回跑了好几个地方才办好。”焦静说,这次他到医院的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窗口提交了相关材料,第二天就收到了办好的证件。
焦静所说的“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是淮安市政府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淮上关爱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中自然人类的一项。为办好群众在政务服务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淮安市行政审批局牵头启动“淮上关爱一件事”改革,共涉及自然人、企业、项目三大类。其中,自然人类,主要聚焦自然人成长节点,通过开展调研、征求民生建议等形式,挖掘关爱内涵,将与婴幼儿、老人、退伍转业军人、残障人士、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相关的多个紧密关联事项进行整合,共确立新生儿出生、困境儿童上学、企业职工退休、公租房申请、婴幼儿收养、人才(军属)落地、军人退役、三属关怀、职工综合维权、二手房交易过户、身后等11个“一件事”作为年度改革目标。
“我们通过对这11个‘一件事’分析发现,在改革之前,都存在着材料多、流程繁、办理慢等问题。平均每个‘一件事’涉及4个部门,提交15份材料,重复材料就达7份,办理时长约31个工作日,最长的达60个工作日。”淮安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陈照新说。
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的出发点、着力点。在“淮上关爱一件事”自然人事项改革中,通过跨部门协同联办,多部门数据共享,简化办事流程,优化行政服务,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统一发证”,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过去办理是‘串联电路’,要过一条漫长的审批流水线,一关过了还有下一关。现在是‘并联电路’,从一个窗口进出,一次解决多项业务,时间自然省下来。”淮安市行政审批局综合审批处处长张静表示,原来平均每个“一件事”办理时间为31个,改革后平均每个“一件事”办理时间为10个工作日,时限压缩率为66.67%。最快的可实现次日办结,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让手续聚餐:打破壁垒联合办理
共享“大数据” “多头跑”转为“集成办”
“办事速度快了,跑的窗口少了,交的材料也更少了。”这是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劳资科科长马兵在为职工办理退休事务时最直观的感受。退休办理曾是困扰他的一大烦恼,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公司每月都有职工退休,马兵过去没少跑腿。他坦言:“企业职工退休时,需要办理退休审批、养老金申领、基本医疗保险退休待遇核定、住房公积金提取等多个事项,分散在人社局、医保局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等不同部门。每办一个职工退休手续,就要跑一个部门窗口、提交一次材料,不少材料还是重复提交,办起事来很不方便。”
堵点就是改革着力点,心里真装着群众,才有刀刃向内的勇气。“我们站在群众和企业视角,紧密配合淮安市行政审批局对退休这件事进行了流程再造。”淮安市社保中心副主任王凤青介绍,“退休一件事”依托“江苏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和“淮上关爱一件事平台”,通过“一窗收件、一表申请、一网推送、一体办结”跨部门联办模式,办事环节从7个压减到1个,办结时限由25日缩短至5日,减少申报材料5份,减少重复填报信息30余项,打破了群众之前来回跑路、跑多个部门、重复提交资料、办理时间长的繁琐局面,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这一改革的推广得到办事群众的一致叫好。让大家感到更方便的是,“一件事”不仅能在线下窗口申请,还能在政务服务网上申办。“办事大厅可以办,自助服务平台可以办,甚至在电脑上,足不出户也可以办理。”马兵由衷点赞。
据介绍,“淮上关爱一件事”在推进过程中,按照“市级统筹、县区试点、部门联动、全市推广”路径实现全市通办。通过“1+1+N”模式落实运行机制,即每个“一件事”出台1个全市推广的实施方案,相关部门联合行文配套出台1套落实机制,推广过程中通过巡回指导、专业培训、现场调研等多种措施解决问题,推广创新举措,固化改革成果,放大改革效应。
把环节精烩:由“面对面”到“键对键”
深化“放管服” “新理念”引领“新常态”
7月底,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王安东来到退役军人事务局,在退役军人“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一次性办理了退役报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落户登记、医疗保险登记及缴费、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社会保障卡申领、乡镇街道信息采集等8项业务。“之前也跟战友打听,他们多年前办过,听说要跑退伍军人事务局、公安、人社、医保等好多部门,我本来都做好要跑几天的准备了。”王安东表示,政府出台了“退役军人一件事”服务,大大方便了办事人。“窗口工作人员事先打电话给我,了解相关信息,告知要准备的材料,第二天只需要跑一趟,所有事都办好了,真正是一件事一次办。”王安东说。
打包“一件事”看似简单,背后却并不容易。“精简材料动真碰硬,对一些旧有的工作思维形成冲击。尽管一开始也有部门不理解、有异议,但历经多轮协商、反复评估,各部门本着方便群众办事这一共同目标,求大同存小异,最终实现协同。”淮安市行政审批局综合审批处工作人员徐珉举例,“就拿办理公租房一件事来看,在淮阴区试点期间,通过联合住建局、民政局等多个部门以及相关街道,经过12轮研讨完善,才形成最终实施方案,将原来需要提供的多个循环证明改为承诺公示制,材料由17份压减至5份,既方便了申请人,也大大减轻了审核人员的压力。”
“打破部门壁垒、数据壁垒,这是一次从理念、机制到服务方式的深层次变革,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淮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于达浩警长坦言,从一开始不敢放权,到如今根据反馈不断优化,持续精简材料、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改革见证了政府部门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
截至目前,新生儿出生、企业职工退休、婴幼儿收养、军人退役、人才(军属)落地、困境儿童上学6个“一件事”已在淮安全市推广,累计办结8700余件;身后、二手房交易过户、公租房申请、职工综合维权等4个“一件事”已上线试运行,累计办结100多件。改革还未止步,目前,三属关怀“一件事”正在开发系统模块,三季度所有涉及自然人“一件事”改革事项将全面完成。
新闻中心
更多- 汪香元专题调研美妆港湾建设工作 打造全省美妆产业新高地
-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太仓在全省创新实践 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生效
- 拓展就业场景做好关爱服务 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更加有感 苏州市领导走访调研残疾人工作
-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