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节”尽所“能” 追“新”逐“绿”

来源:唐乃亮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6-20

本周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增效,焕‘新’引领”。此举要求我们在生产生活中要“节”尽所“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应追“新”逐“绿”,为当代计,为万世谋。

共迎转型之势,强化科技引领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焕‘新’引领”不仅是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更是依靠技术革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比如,宝武集团探索氢能炼钢,减少焦炭使用;海螺水泥利用余热发电,大幅降低能耗;江苏灵谷化工废水零排放系统上线,实现工业废水回收率100%。 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引领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履铿锵:传统产业蝶变升级,钢铁、纺织、机械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赛道崛起;未来产业加速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创新捷报频传……

共享创新之变,探索无限可能的未来。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期。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制造等新兴领域追“新”逐“绿”,取得显著成就:光伏、风电装机规模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事实明证,绿色低碳转型不是经济增长的“减速带”,而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另外,特高压、高铁、无人机、量子通信等高新技术领跑全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不仅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更为世界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方案。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工具的更新换代,更是对未来社会形态的重新定义。

共赴全民之约,凝聚绿色发展新合力。绿色转型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骑行共享单车出行;在上海,“光盘行动”成为餐饮新时尚;在苏州,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持续提升。每个人的微小行动汇聚起来,就能“积跬步以至千里”,形成推动绿色转型的强大合力。政策层面上,我国已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行绿色金融,激励企业减排;技术层面上,人工智能、大数据正赋能智慧能源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文化层面上,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渐成趋势。这些变化表明,我们正在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路。  

全国节能宣传周是起点而非终点。让我们以“节能增效”为笔,以“焕‘新’引领”为墨,共同描绘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新画卷。(唐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