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高新区:集聚英才绘就“高新”未来
2022年7月20日《苏州日报》A01版
着力打造吸引人才的“高地”,留住人才的“宝地”,成就人才的“福地”——
太仓高新区:集聚英才绘就“高新”未来
7月12日,太仓高新区重点人才项目集中签约现场,55个项目“云端”签约,总投资额超28亿元,项目类型包括航空航天、先进载运、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经济、科创载体等。
海纳百川聚英才,厚植沃土创未来。人才集聚的密度,反映出太仓高新区招才引智的力度、服务企业的温度、产业发展的热度。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给人才工作带来的不确定性,太仓高新区深化双招双引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张开双臂礼遇海内外英才,打造吸引人才的“高地”,留住人才的“宝地”,成就人才的“福地”,助力打响“人到苏州才有为”的工作品牌。
用诚意吸引人才
“磁场”效应不断扩大
即便疫情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曾担任探月工程嫦娥1号、3号探测器有效载荷总指挥的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吴季,还是坚定地将自己的中科光桥项目落地太仓高新区。该项目主要研制满足未来地球轨道卫星以及深空探测器中继通信所需的中继激光通信载荷和用户激光通信载荷,将引领商业航天新赛道、新业态、新趋势。
中科光桥项目是太仓高新区重点引进的产业链创新项目之一。今年以来,太仓高新区坚持招才引智不断档,通过赛事引才、平台引才、以才引才一套“组合拳”,不断扩大人才“强磁场”的辐射范围,落户人才项目的质量不断提高。上半年,累计落户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100个,其中博士项目占60%,注册千万元及以上项目占70%。
2018年,海归博士白国超在太仓高新区创立知行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这几年,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白国超深刻感受到太仓高新区对人才企业的诚意。“这里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配套成熟、扶持政策丰富,非常适合初创企业来发展。”白国超告诉记者,在他的介绍下,这两年有多家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和配套企业落户太仓高新区。今年,白国超被正式聘为“太仓高新区招才引智大使”,成为招才引智的“红娘”。
发挥带动效应让人才企业“走进来”的同时,太仓高新区积极“走出去”招揽优质创业人才。5月,太仓高新区“云上才来,智汇高新”系列活动在深圳、上海、英国等地陆续进行路演。一大批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云舞台”在线上展示自己,活动同时对太仓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生态进行了详细介绍,加深人才对太仓高新区的了解。
今年疫情期间,太仓高新区积极搭建云上交流平台,为科创项目、投融资机构、载体“牵线搭桥”,让更多的人才创业项目能更了解太仓高新区的产业、人才政策,让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与太仓高新区“无接触”牵手。
今年上半年,太仓高新区已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73个;省双创人才项目申报33个,进入最终答辩环节10个,占太仓全市52.6%;姑苏领军人才申报54个,占太仓全市50.9%,各项人才指标稳居太仓全市第一。
用暖心留住人才
全方位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人才为什么厚爱太仓高新区这片沃土呢?太仓高新区科技局局长张荣海给出了答案:“政策支撑上要快一步,服务配套上要多一点,金融助才上要优一分。”
今年疫情期间,为帮助人才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太仓高新区为在沪和在太人才送上爱心物资。太仓智滤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棉棉就收到了一份“爱心大礼包”。“礼包里面各种食材种类多、分量足,尤其蔬菜特别新鲜,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太仓高新区对引进人才的重视也让黄棉棉备受感动。
这样的暖心服务,让众多人才企业坚定了在太仓高新区落地生根的信心。
“没想到居住环境这么好,公寓真是太舒心了,离公司也只有10分钟的车程,让我可以安心工作。感谢太仓高新区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生活保障。”宋洁依硕士毕业后被引进到苏州乐琻半导体有限公司工作,住进太仓高新区精致的公寓后,她感叹不已。
近年来,太仓高新区深入实施英才计划,出台人才公寓减免租金政策,并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具体政策享受细节,逐步建立起“租补结合”的人才公寓管理和实施体系,增强员工对企业、对太仓高新区的归属感,帮助企业“聚才”“留才”。
下阶段,太仓高新区计划新购华发人才公寓56套;计划装修华盛九园人才公寓300余套;计划新建人才公寓项目2个,共1146套、建筑面积103557平方米。
除了人才房,太仓高新区还配套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人才政策、搭建了一批高效的科创载体平台,全力打造全方位人才服务生态。
太仓高新区人社局依托“HRS云课堂”直播平台,就各项人才政策进行直播解读,让人才感受太仓高新区的服务“温度”。近300家重点企业观看了直播,回复提问近70个。
特色常态服务人才举措——“人才咖啡馆”“博士论坛”等更是常办常新。在氤氲的咖啡香气中,为科技人才企业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政策解答、市场研判和金融服务支持。
用发展成就人才
产业与人才实现“同频共振”
2019年6月,苏州清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太仓高新区中科智能科创中心众创空间。经过几年发展,如今该公司已成长为年产值1000多万元的企业,研发生产的全自动消毒机器人已经进入各大医院,被广泛运用于疫情消毒防护。清乐公司总经理张克军对自己的选择很是满意:“来太仓高新区中科智能科创中心众创空间,算是来对了地方。”
“我们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有共享实验室平台、技术指导及投融资服务等,不少人才科技项目在我们的众创空间发展成长壮大。”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陆红艳介绍。
在太仓高新区实现自身发展,逐渐成长壮大的人才企业还有很多。
日前,苏州吉太航空机载系统项目研究院揭牌并投用,将为吉太航空发展成为航空通用电子设备龙头企业提供研发支持。疫情影响下,吉太航空并没有放缓前进的步伐。该公司副总经理马朝军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正着眼于航空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相关制造和运维体系正在规划中。目前,公司共有设计研发人才40余名,随着项目研发的深入,人才团队正逐步扩大。
不仅是吉太航空,太仓高新区的航空航天产业企业都在蓄势发力:江苏点石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WP500公斤推力级高空高速单轴涡喷发动机取得成功;华钛瑞翔正积极与商飞紧密合作,致力于新型发动机钛铝合金涡轮叶片的研发……
作为太仓航空航天产业规划发展的重要阵地,太仓高新区主攻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航空新材料、航空机载系统、航空服务业、航空配套装备等领域,在产业腾飞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实现与人才企业的“同频共振”。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围绕3+3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优化人才服务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加强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示范性创新体系,将太仓高新区打造成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太仓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苏报驻太仓记者 顾志敏 周哲)
新闻中心
更多- 太仓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召开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
- 港区重点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 “千亿制造”锻造发展新动能
- 智能物流装备“搬运”天下货
-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