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展到共创:外企深耕江苏,苏企“链”动全球

来源:我苏客户端 责编:王晓雅 时间:2025-11-08

进博会不仅是全球新质资源首发的舞台,更是一扇开放之窗,透过这扇窗,外资外企进入中国,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这几天,记者探馆发现,不少江苏本土企业与在苏外资企业正积极把握这一全球平台,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与创新链,共同演绎一场开放合作的“双向奔赴”。

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各类高精尖展品凭借硬核实力吸引目光无数,一众顶流“洋品牌”中,不乏一些投资江苏的外资企业。记者注意到,2023年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宣布了一系列扩大在华生产基地建设的签约,包括在无锡增资建设小分子药物新工厂,以及在泰州投资建设安达释新生产线等。如今两年过去,企业泰州基地的产值已达百亿。

借助进博会的舞台,外企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加速在华投资布局。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近年来,西门子也在苏州持续加大投入。目前,集团已在苏州高新区形成了“双总部一中心”的发展格局。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集团电气产品执行副总裁Heiko Schielzeth说:“这些年来,我们很自豪被授予了‘江苏省智能工厂’以及‘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称号,此外我们的研发中心加快了产品本土化进程,带动了苏州供应商的共同发展,从而能够有效地实施我们的‘中国为中国’和‘中国为全球’战略。”

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全球包装巨头安姆科此次集中展示了近300件包装展品,其中,约有一半都是在江阴基地制造。进博会现场,集团还与王老吉、盐津铺子、中润长江等企业举办6场重磅签约与发布活动,签约金额超4亿元。

安姆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姆科位于江阴的亚太研发中心是企业包装创新的前沿阵地,这两年,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通过链接本土“朋友圈”,他们也加速了联合创新的步伐,例如,在本届进博会上首发的一款“鲜肉纸基气调包装”,就是与包装行业伙伴裕同环保、莫迪维克共同研发的,创新性地将超市常见的传统塑料托盘替换为纸质材质,较传统方案减碳约30%。

借由进博开拓全球视野、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则是江苏本土出海企业的共同期待。从南京走出去的本土品牌“BeBi”,连续四年参与进博会,也逐渐在这个国家级平台上实现了从产品展示到深度合作的跨越式发展。BeBi总经理王玉介绍:“我们品牌连续四年参加,从一开始的销售端的展示,到如今链接了更多的国外优质的厂商合作。今年也有多个国家的优质厂商来到展台,询问一些合作细节,我们正在接洽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