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高擎抗战“精神火炬”,铸就民族“新的长城”

来源:陆晨阳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9-0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3日上午,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2部门近日也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在9月集中组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以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在全社会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坚定自觉地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为全面推进强国强军事业凝聚强大正能量。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更是一支不灭的信仰火炬。它照亮过救亡图存的血泪征途,也正在照亮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

以国殇之痛,铸就不可撼动的历史记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每一颗鹅卵石都诉说着苦难,重庆防空洞遗址幽深的隧道见证着不屈的抗争。这些历史印记构成民族记忆的共同底色。如今,随着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数字化展馆、沉浸式体验重温历史,让抗战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守护历史真相,就是守护民族的根与魂,这是永不可忘的启示。

以抗战之魂,滋养民族复兴的精神血脉。抗战精神的火炬,历经八十年风雨,依然在新时代熊熊燃烧。这种精神体现在当代中国的各个领域:从科技工作者实现北斗组网、C919翱翔蓝天的不懈追求,到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将荒漠变绿洲的艰苦奋斗;从边防战士“宁可向前十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坚定誓言,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爱岗敬业的默默奉献。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成为民族复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以胜利之光,照亮命运与共的未来之路。历史的价值在于启迪未来。八十年前,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八十年后,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光彩。“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蒙内铁路列车飞驰、雅万高铁串联起城市与希望,切实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支持的孟加拉国电网升级、巴基斯坦交通建设等项目,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实践彰显着中国从历史中汲取的智慧:只有合作共赢,才能避免战争重演,共创美好未来。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八十年回望,烽火岁月凝结的精神火炬依然熠熠生辉,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让我们肩负历史启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与开阔的国际视野,在新时代的奋进中续写辉煌。(陆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