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5.3%”成绩单,映照中国经济“稳”与“进”

来源:唐乃亮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7-16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GDP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这一增速不仅高于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更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增速提升了0.3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地缘政治阴霾笼罩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增长数据诚可贵,但“含金量”试金石更为关键。面对外界对经济增速“是否放缓”的简单疑问,我们须以更穿透性的眼光去审视内在结构优化与新质动能的澎湃脉动。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如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领域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远高于工业整体水平;新能源车、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强劲,成为支撑外贸韧性的亮眼名片。上半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2%,机电产品出口增速高达9.5%。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出口结构的优化与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这些新质生产力的茁壮成长,恰是经济结构在压力中主动优化、在淬炼中主动升级的无声见证。

增长数据可计量,民生获得感成为“核心标尺”。宏观数字的荣光,终究要落脚于亿万个体真实可感的生活改善之上。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3.5%,就业这个“最大民生”的稳定,是社会安定的基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再次跑赢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温和上涨,物价水平总体可控。翻开半年报,最亮眼的莫过于消费引擎的强势回归。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2%,拉动经济增长约2.75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家电、通讯器材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20%。这些数字背后是老百姓“钱袋子”的实在变化与日常生活的切实保障,更是衡量亿万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的民生“温度计”。

增长数据显实力,放眼全球方见其独特“韧性”。世界经济格局风云激荡,中国经济巨轮却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半年答卷。5.3%的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居于前列。其背后是庞大市场提供的深厚潜力,是全链条工业体系赋予的非凡韧性,更是政策空间相对充裕所带来的回旋余地。当下半年经济大幕开启,超长期特别国债尚有7450亿元待发,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消费政策持续加力。政策工具箱的储备充足,为应对挑战备足底气。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今天,这份“稳”的定力与“进”的潜力,是面对风浪时的从容锚定。

数字记录历史,拼搏定义未来。当下这份“5.3%”的成绩单,其价值不仅在于数字本身所代表的增长,更在于增长过程中所呈现的动能转换之态、民生保障之实、全球坐标中之韧。66万亿GDP,是万千奋斗者拼出的硬核答卷。外部风雨再急,也挡不住“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唐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