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河南台前姜庄村:从黄河岸边“落河村”到“网红打卡地”
新华社郑州4月15日电(记者冯大鹏)“我们的姜庄老村成了‘网红村庄’,四面八方的游客来这里参观游玩,荒凉老村变成了宝地!”河南省台前县的脱贫户王春香倍感自豪。
黄河、金堤河横贯台前县全境,临黄大堤把它分割成三分之一的黄河滩区和三分之二的滞洪区。过去,黄河三年两漫滩,金堤河五年三内涝,贫困束缚着这里的村庄。
姜庄村原本是台前县夹河乡的一个普通村庄。村中乾隆八年的姜氏族谱显示,村民至今已传承96代。
姜庄紧临黄河,过去,只要黄河水量大,整个村庄就会“掉落”到黄河里,当地人辛酸地把它叫作“落河村”。
得益于小浪底水利枢纽,这里已20余年未遭水患。20世纪60年代,村民陆续由黄河大堤东迁至堤西,100余处夯土墙民房闲置了下来,村子基本成了“空心村”。
改变,发生在2017年春天。
在中国石油等单位的帮扶下,姜庄村废弃宅基地改造成民宿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此外,村子还修建了古渡园等十大景观,重现黄河古村落的美丽与古朴。
2019年7月,姜庄村民宿开始试营业。老屋“变废为宝”,沉寂的村庄焕发出了新活力,游客慕名而来。
王春香也有了新身份——民宿管家。
“收拾一下房屋,打扫一下卫生,民宿管家年收入能达2万多元……”王春香掰着手指头算起了经济账,笑得合不拢嘴。
走进村庄,标牌上“姜子牙的渡口”几个字引人注目。传统老粗布、黄河泥塑、小磨豆腐、琉璃丸子……一批老手工艺在姜庄村得以重现。草木葳蕤,光影斑驳,时光仿佛慢了下来。
随着名气增大,游客纷纷来姜庄体验“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收获农产品”的地道民俗,一个衰败、破旧的村庄蝶变成了兴旺、时尚的“网红打卡地”。
“没想到黄河边废弃多年的土坯房也能做成宾馆。”今年69岁的姜德祥坐在村里一间特色民宿的茶台边,讲述着姜庄村的巨变。
“1958年我只有6岁,但清晰地记得整个村子被洪水吞噬,水面上还漂着家具、耕牛。如今水患变水利,姜庄成了旅游景区,村民们也脱贫致富奔小康,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姜德祥眯眼望着不远处的黄河,由衷地说。(完)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