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汲取光与热,温暖自己照亮他人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树洞里”在网络流传,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直呼,边看边流泪,这位贫困生身上传递的正是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坚韧的人,可以活成一道光。整篇独白,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有的只是朴实无华的语言,将自己当年的生活娓娓道来,充满温暖。打动网友,引起共鸣,一方面是贫困学子的生活,看了让人为之动容,但更深层次的是他深处困境,却不向生活低头的韧劲。为了省钱,2014年从老家坐着硬座一路北上;同学吃西瓜喝饮料时,只能默默喝水……种种生活细节,这位学子不是在卖惨、卖穷,而是在传递着一种精神与价值,一种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生活可以贫瘠,但精神不可贫瘠;出身贫寒,但身份并不卑微,这才是打动网友最真实的原因。内心强大,不回避因贫困带来的无奈与痛苦,这便是正确的人生观所在。
发光的人,可以照亮更多的人。“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这便是这位贫困生的愿望。他懂得感恩。每年要写两封信,一封给发放奖学金的企业,一封给基金会。字里行间虽是简单的感谢,却传递了他个人的温暖,让人看到了他的善意与诚意,知恩图报难能可贵。他更懂得回馈社会。从研一开始,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了4名家乡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生活费、学杂费等。本不富裕的他,却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这种推已及人的情怀,力所能及的姿态,备受人尊敬。他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励志榜样,一位时代好青年的典型代表。
自强不息让人强大,厚德载物方能顶天立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校训,这也是做人的根本。何为自强不息?这是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累更多的经验只是,更需要以坚强的毅力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不向困难低头。何为厚德载物?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德,学会宽厚待人,更要心怀感恩之心,帮助身边的人。而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相辅相成,自强不息乃做人的基础,让人变得强大,厚德载物则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环境,获得更多精神的追求。清华学子文章走红,并不是让我们讴歌苦难与贫困,而是要领悟其中的精神价值所在,汲取更多的光与热,照亮自己,温暖他人。(宜声)
新闻中心
更多- 实现大豆蛋白提取技术国产替代
- 汪香元专题调研美妆港湾建设工作 打造全省美妆产业新高地
-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融共进?太仓在全省创新实践 首笔生态补偿付款保函生效
- 拓展就业场景做好关爱服务 努力让广大残疾人更加有感 苏州市领导走访调研残疾人工作
-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