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患洼地到文明水乡 太仓勤力村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对2300亩水域进行生态治理;年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志愿活动30余次,服务群众1500余人次;累计评选星级文明户126户……太仓双凤镇勤力村坚持以深化文明创建为抓手,创新打造“莲动勤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推动实现从水患洼地到文明水乡的深刻转变。
勤力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3400余万元,完成侯巷、水溇等4个自然点位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新建海棠邻里驿站、停车场、小游园及村口标志性公园,实现村主路全面黑化贯通,基础设施实现整体优化。同时,持续推进农房“苏式化”风貌改造,累计通过验收76户,实现江南水乡特色农居风貌协调统一。
作为曾经的水患洼地,勤力村通过水系贯通、河道疏浚等综合举措,村域河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标准。在此基础上,勤力村打造“子莲园”“福运锦鲤园”等特色文明实践点位,打造“莲动勤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推动特色产业与精神文明建设互促共融。
勤力村将子莲园打造为开放式实践课堂,开展农耕体验与生态教育,在劳动实践中培育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依托莲塘驿站文明实践点,引入“藕遇咖啡”村咖新业态,创新打造“共享汉服”特色空间,实现文明理念与新兴业态有机融合。同时,承办“福运莲鲤·仲夏奇妙夜”“勤力村 好荷市”等系列品牌活动,三年来累计吸引游客近20万人次,有效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为了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文明实践,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勤力村深入发掘身边榜样,文明实践带头人王福生、朱宝洪、顾文兴、徐美萍等先进典型先后入选“善行义举榜”。同时,深化“文明家庭诚信积分”管理体系,设置人居自治、乡风德治、遵守法治三大类20项评分标准,将宅前屋后、乡风文明、遵纪守法等纳入量化考评,有效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