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慢火车”,以别样情怀诠释时代温情
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109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198个县跨入高铁时代。铁路系统坚持运输扶贫,81对公益性“慢火车”26年不调价,每年运送沿线群众1200万人次,增强了脱贫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慢火车”是指铁路部门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开行的票价低、站站停的具有公益属性的非盈利旅客列车。就是这样一趟趟“慢火车”,以其特有的方式,穿行在崇山峻岭间,串联起起大山内外的两个世界,既是老乡们出门乘坐的“公交车”,又是助力脱贫攻坚的“便民车”“致富车”“连心车”。
“慢火车”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时代表达。不可否认,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今天,这种平均时速只有四五十公里、每站必停、票价低廉的绿皮普快列车,它的存在与高速发展的时代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在高铁还没有抵达的地方,在经济还没有富起来的地方,“慢火车”连通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这些咣当咣当的“慢火车”,虽然没有“快”节奏,但更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它们在快速前行的时代征程慢下来,以慢的温情,拨动着人们柔软的心弦,诠释了时代别样的情怀、别样的温度。
因为有了“慢火车”,人们可以把山里的水果、蔬菜、家禽等土特产运到山外售卖,而那些坐着“慢火车”出去打工的人,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可以将城市先进的经营理念、创新精神和发展思路带回家乡,推动山区乡村的发展。正因为如此,这81趟带有公益性质的深山“慢火车”一直没有停歇,为山区持续注入经济发展的动能,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在“快”的步伐中,也需要“慢”的脚步。“慢火车”没有与时代脱节,在新征程中,还将继续以别样的“慢情怀”诠释时代的温情,惠及民生。(黄昕茹)
新闻中心
更多- 沙溪助力企业“供应链 + 传播链”融合发展 企业博“流量” “上云”争吆喝
- 共青团太仓市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 彰显青春担当 贡献青春力量
- 潮涌东方 港链世界 ——太仓“一号工程”实施一周年系列述评之一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省工信厅公示《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我市13家企业榜上有名 “先进工厂”赋能“太仓智造”赢未来
- 新工厂将配备智能立体仓库、智能AGV物流系统,新增50台机器人、20条全自动组装线等 意欣智能打造“超级工厂”
- 一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6.8%—— 超千家高企聚能 铸就科创新引擎
- 民生实事“加码” 幸福指数“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