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高温里有机遇,“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当全国多地气温图被炙热的深红覆盖,当气象台高温预警信号频频亮起,一股奇特的“冷”势力正悄然改写经济版图。空调安装工穿梭在滚烫的街道间,冷饮批发商仓库彻夜灯火通明,雪山脚下的民宿一房难求——酷暑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挑战,更化作驱动消费增长、塑造产业形态的澎湃动能。这场在热浪中崛起的“冷”资源,持续为高温下的中国经济注入活力与韧性。
炎炎夏日里的“冷”资源带来了热浪中涌动的清凉商机。制冷家电的轰鸣构成基础支撑:空调、冰箱、风扇等销量陡增,格力、美的等品牌安装订单排至两周后,1-26周(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6月29日)线上空调总销量高达1694.41万台,同比激增28.17%。消暑消费的浪潮席卷街巷:蜜雪冰城单日售出超千万杯饮品,盒马冰品销量翻三倍,夜间大排档人声鼎沸。冷链物流的脉动昼夜不息:顺丰冷链车穿梭于田间与商超,确保“8424”西瓜、“阳山水蜜桃”跨越千里仍鲜甜如初。“冷”资源引发的“热”经济勃兴,既是市场需求的自然喷发,更是产业智慧的主动突围。其深层逻辑在于精准把握高温场景痛点,以供给侧创新释放消费潜能。
“冷”资源带来“热”产业,避暑经济的升级重构地域发展格局。避暑旅游的迁徙蔚然成风,贵州六盘水民宿预订量暴涨200%,吉林长白山景区接待量创历史峰值,海拔千米以上的村落变身“清凉经济走廊”。“冷”资源经济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纽带:云南依托“19℃的夏天”打造全域避暑品牌,民宿集群与康养项目同步崛起;河北承德将皇家园林资源转化为沉浸式纳凉体验,夜间实景演出场场爆满;浙江莫干山推出“日玩漂流、夜观星河”套餐,延长消费链条。“冷资源经济的生态图谱在创新中不断延展,“冷”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重塑中国经济的活力版图。
“冷”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以绿色创新为根基,以民生关怀为依归。节能技术革新成为破题关键:格力光伏空调实现“零电费制冷”,海尔磁悬浮冷水机组省电50%;数据中心液冷技术推广,可年节电百亿度。数字技术让冰雪体验如虎添翼:VR模拟滑雪降低学习门槛,5G+AR让冰雕在手机中“活”起来。高温关怀政策则彰显社会温度:多地为环卫工设立“爱心冷饮站”,南京开放防空洞供市民纳凉,外卖平台优化骑手高温配送算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产业转型:传统纺织厂转型凉感面料生产,化工企业研发相变降温材料——当“冷”需求驱动“热”创新,产业升级便有了不竭动力。
热浪翻涌处,“冷”资源带来的“热”经济正喷薄而出。展望未来,我们更需以科技赋能降温降耗,以人文关怀守护高温下的劳动者,让这场在酷暑中奔涌的清凉经济浪潮,既能解民生之渴,亦能汇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壮阔江河!(唐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