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甄嬛》大剧院上演 兢兢业业带来完美演出
来源:本站系统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08-04
风靡一时的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被成功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后,被搬上了越剧舞台。大型古装越剧《甄嬛》(上下本),8月2日—3日在太仓大剧院首次完整版上演。首演的剧场座无虚席,气氛异常热烈。据悉,上下本演出套票早已售罄。
《甄嬛》(上本)以展现青年演员整体阵容为重点,主要人物有八位,由青年演员李旭丹、杨婷娜、张宇峰等扮演,而3日首演的《甄嬛》(下本)为“明星示范版”演出,主要人物只有甄嬛、皇帝(玄凌)、清河王(玄清)与华贵妃四人,分别由著名越剧演员王志萍、钱惠丽、黄慧和陈颖扮演。其中王志萍、钱惠丽均为“梅花奖”、“白玉兰奖”双奖得主,黄慧、陈颖也是国家一级演员,堪称越剧名角荟萃。
兢兢业业带来完美演出
为了给观众带来一场完美的演出,越剧《甄嬛》的全体主创人员都兢兢业业,舞美在7月26日就来到大剧院,用了两天时间精心布景;第二天,导演杨小青在剧院驻扎下来,7月28日一早,编剧和演员们也到位,随即投入彩排。
据工作人员介绍,尽管下本的创作和排练时间都比较仓促,但从导演到每一位主创人员,都希望舞台效果能完美,演出能大获成功。演员们都很努力,她们需要克服高强度的排练和对两层玻璃舞台的恐惧,每天都排练到深夜12点之后才结束。剧团所有的人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演出中,为的就是给太仓观众奉献一台精彩的好戏。
宫斗做背景 情感撑好戏
越剧《甄嬛》还原了原著的“无朝代”,以“大古代”为时代背景,舞台美术和服装造型都追求发挥越剧的诗情画意,同时兼具皇家的凝重大气和华彩绚丽。
该剧大大削弱了原著小说中的宫斗部分,而把重点放在言情上,叙事节奏快,线索清晰。上本讲述的是“甄嬛进宫”到“滴血验亲”这段故事,最大程度地淡化了宫斗戏份,使之仅仅成为整出戏的故事背景,而把甄嬛与皇上、清河王以及沈眉庄与温太医的感情戏作为重点。下本剧情围绕甄嬛与清河王的私情泄露、甄嬛与皇帝的爱恨纠葛、甄嬛与华贵妃恩怨了结等展开,人物之间互相交织缠绕,角色形象复杂,情感表现浓烈。另外,双层舞台的舞美设置也显得较为新颖,“空中楼阁”很好地表达了双线并行的时空感。
上海戏迷组团赴太仓
《甄嬛》上本剧情在“滴血验亲”戛然而止,埋设了无限悬念,去年演出后引发观众对下本的广泛期待。如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甄嬛》(下本)与上本一起第一次完整版上演,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其中不乏众多来自上海的铁杆“甄嬛迷”。
来自上海的王阿姨早早就到场了,她同时也是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拥趸,刚开场她还不断与同来的朋友讨论着越剧与电视剧的不同,但很快就被带入剧情。她表示能接受越剧的改编,“毕竟越剧有时间限制,肯定要删掉很多”,“而且现在的剧情也能看懂”。记者在现场发现,大多数观众都看得很投入,演至动情处,剧场鸦雀无声,到精彩处掌声如雷般阵阵,还不时地畅快叫好。
据了解,10月18—23日,《甄嬛》将献演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吴慧慧)
《甄嬛》(上本)以展现青年演员整体阵容为重点,主要人物有八位,由青年演员李旭丹、杨婷娜、张宇峰等扮演,而3日首演的《甄嬛》(下本)为“明星示范版”演出,主要人物只有甄嬛、皇帝(玄凌)、清河王(玄清)与华贵妃四人,分别由著名越剧演员王志萍、钱惠丽、黄慧和陈颖扮演。其中王志萍、钱惠丽均为“梅花奖”、“白玉兰奖”双奖得主,黄慧、陈颖也是国家一级演员,堪称越剧名角荟萃。
兢兢业业带来完美演出
为了给观众带来一场完美的演出,越剧《甄嬛》的全体主创人员都兢兢业业,舞美在7月26日就来到大剧院,用了两天时间精心布景;第二天,导演杨小青在剧院驻扎下来,7月28日一早,编剧和演员们也到位,随即投入彩排。
据工作人员介绍,尽管下本的创作和排练时间都比较仓促,但从导演到每一位主创人员,都希望舞台效果能完美,演出能大获成功。演员们都很努力,她们需要克服高强度的排练和对两层玻璃舞台的恐惧,每天都排练到深夜12点之后才结束。剧团所有的人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演出中,为的就是给太仓观众奉献一台精彩的好戏。
宫斗做背景 情感撑好戏
越剧《甄嬛》还原了原著的“无朝代”,以“大古代”为时代背景,舞台美术和服装造型都追求发挥越剧的诗情画意,同时兼具皇家的凝重大气和华彩绚丽。
该剧大大削弱了原著小说中的宫斗部分,而把重点放在言情上,叙事节奏快,线索清晰。上本讲述的是“甄嬛进宫”到“滴血验亲”这段故事,最大程度地淡化了宫斗戏份,使之仅仅成为整出戏的故事背景,而把甄嬛与皇上、清河王以及沈眉庄与温太医的感情戏作为重点。下本剧情围绕甄嬛与清河王的私情泄露、甄嬛与皇帝的爱恨纠葛、甄嬛与华贵妃恩怨了结等展开,人物之间互相交织缠绕,角色形象复杂,情感表现浓烈。另外,双层舞台的舞美设置也显得较为新颖,“空中楼阁”很好地表达了双线并行的时空感。
上海戏迷组团赴太仓
《甄嬛》上本剧情在“滴血验亲”戛然而止,埋设了无限悬念,去年演出后引发观众对下本的广泛期待。如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甄嬛》(下本)与上本一起第一次完整版上演,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其中不乏众多来自上海的铁杆“甄嬛迷”。
来自上海的王阿姨早早就到场了,她同时也是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拥趸,刚开场她还不断与同来的朋友讨论着越剧与电视剧的不同,但很快就被带入剧情。她表示能接受越剧的改编,“毕竟越剧有时间限制,肯定要删掉很多”,“而且现在的剧情也能看懂”。记者在现场发现,大多数观众都看得很投入,演至动情处,剧场鸦雀无声,到精彩处掌声如雷般阵阵,还不时地畅快叫好。
据了解,10月18—23日,《甄嬛》将献演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吴慧慧)
责编:茅丽亚
Taicang News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Speci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