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50余万家企业“上线用云”
单线每6.7秒产出一台微波炉腔体,生产精度达到0.1毫米。得益于云端数字化管控生产过程,去年格兰仕微波炉出货量增加了600万台。
去年4月,工业4.0示范基地一期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正式投产,新增年产1100万台微波炉的能力。“经过数字化改造,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竞争力更强。”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昭贤说,依托这一项目,企业按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同格兰仕一样,越来越多的广东制造业企业驶入智能制造的快车道。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累计推动超过1.5万家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50余万家企业“上线用云”。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广东正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转变。
——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一批大型制造企业积极转型,向创新型先进制造业企业迈进,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掌握了主动。
1月31日决定转产,2月10日启动搬迁,2月17日口罩量产,3月12日日产量达到500万只,12天后增至1000万只,4月下旬攀升至2000万只,居全球产能第一——去年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比亚迪跨界转产速度引人注目。
“这背后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我们搭建了大量的数字化、自动化生产线。”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说,数字化转型是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其全球设计中心建立了全新的数字化设计流程后,“创意、模型、验证都可以通过系统反复调试、推敲,从而提升效率,呈现最优方案,而之前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几周甚至几个月。”
“数字化改造的关键,就是对生产各环节实施深度变革和优化。”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张小懿说,在“5G+工业物联网”助力下,美的微波炉车间20多款不同型号产品零切换共线生产,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6%,渠道库存下降40%,内部综合效率提升28%。
——“上云用数赋智”,促进中小企业集群成链提升竞争力。
针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问题,广东省探索创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引进培育370多家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及服务商,将品牌商、加工厂、原材料商等精准连接,塑造传统产业集群的新型链条,蹚出一条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
产值约300亿元的揭阳注塑行业,拥有2500多家企业,其中85%是家庭小作坊。广东省在揭东日用塑料品产业集群试点“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0%至40%。佛山顺德小家电产业集群通过数字化整合全产业链,帮助200家小企业交货周期缩短1/3、人均产值提高1/3、服务人员减少1/3。
“广东将持续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重点任务,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全方位、全链条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说。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8日 01 版)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