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 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报济南4月17日电 (记者徐锦庚、李蕊)今年是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位于黄河入海口的胜利油田迄今累计生产原油12.5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1/5,目前保持年稳产2340万吨以上。
胜利油田有东西部两大探区。东部老区3.6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涵盖全球2/3以上的油藏类型,但是油藏分布较为零散,勘探开发之难世界公认。在高难度的勘探开发条件下,如何取得新突破?
“关键还要靠科技进步,必须在油气勘探最有潜力的地方求突破,在油气开发最具难度的地方抓创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孔凡群介绍,“十三五”时期,油田在勘探开发领域共有9项理论、18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传统地震技术已无法清晰识别地下薄、小、碎、深的地质新目标,如何给地层拍出更清晰的“CT图像”?“以前‘用大网捕鱼’,捕得差不多了;现在只有‘织密渔网’,才能捕着鱼。”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总工程师尚新民说。为“织密渔网”,胜利油田突破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先后应用于16个区块,发现资源量5.3亿吨。
胜利油田西部探区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曾经多轮次勘探未果。胜利油田创立“断毯组合远源输导”油气成藏模式,3年发现3个新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过亿吨,已连续5年稳产百万吨以上。
得益于技术进步和理论创新,胜利油田60年来共发现81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5.87亿吨。
找到了油,能否采出,同样考验着胜利人的智慧。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宗檩介绍,经多年开发,胜利油田含水率愈来愈高,目前综合含水率高达92%以上,可谓“水中捞油”;攻克“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后,“十三五”时期累计增油1000多万吨;此外,还先后发明聚合物驱油、二元复合驱油、非均相复合驱油等“石上刮油”技术,累计产油近7000万吨。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坚持环保优先,将节能、减排、降碳贯穿全链条。胜利油田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驱油,促进碳中和,至今已在7个区块注入二氧化碳42万吨,其中39万吨封存,相当于25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东部油区生产过程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能源消耗总量和吨油气能耗连续6年下降。
胜利油田分公司总经理牛栓文介绍,“十四五”时期,胜利油田新能源占比将由现在的5%提升至20%,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作出贡献。(相关报道见第二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4月18日 01 版)
新闻中心
更多- 太仓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召开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
- 港区重点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 “千亿制造”锻造发展新动能
- 智能物流装备“搬运”天下货
-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