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牵起留学生的中国情缘
11月8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健雄学院”)艺术学院教室里,一堂中国特色的书画课吸引了不同肤色的留学生。
今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健雄学院启动国际化办学。来自尼泊尔、印度尼西亚、意大利等国家的首批13名留学生,带着梦想和希望,来到健雄学院学习生活。
■希望在中国工厂圆梦
韩阿飞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印度尼西亚人,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阿飞说,他的中文名字是哥哥取的,他的哥哥曾在中国学习工作6年,目前就职于中国与印尼合作的雅万高铁相关运营公司。
来中国前,21岁的韩阿飞已经大学毕业并工作了2年。哥哥告诉他,去中国留学,人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于是,韩阿飞来到健雄学院。他选择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手拿锉刀、一手拿图纸,练好基本功,为今后掌握智能化生产技能打下基础。
阿飞告诉记者,对于中国这个“邻居”,他从小就不陌生。在他生活的区域,华人占总人口的30%以上,近十年来,当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工厂,这些企业薪酬高、福利好,受到了当地年轻人的欢迎。毕业后,学成归国,也希望能够在中国工厂圆梦。
■希望与中国人做生意
李奥来自意大利,是太仓和马切拉塔友城项目的交流生。2016年,太仓与马切拉塔结为友好城市,从此两地交流往来密切。
李奥到健雄学院学习交流的想法,源自今年4月的友城交往项目。当时李奥随团来到太仓,主要为了推广意大利红酒文化。他发现,中国人爱喝红酒,意大利人红酒喝得不多,因此,他希望“学中文,听中国人讲‘生意经’”。
今年9月,李奥如愿进入健雄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习。课堂上,他认真听课,努力摸索中国人做生意的门道;课堂外,他结识了一家太仓的红酒供应商,一有时间就去参加品酒会。
3个月的交流生生活即将结束,下个月,李奥就将启程回国。李奥说,这次留学经历让他收获颇丰,这绝不会是他最后一次来中国。未来,他还会回到这里,下一次的身份,或许还是留学生,或许已经是中国人的生意合作伙伴。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在印尼也有不少郑和遗迹。”韩阿飞说,在中国留学将是一段宝贵经历,他会告诉家人朋友有关太仓的情况,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李奥表示,马切拉塔和太仓之间的友谊需要在相互了解中深化,让中国人了解意大利文化,同时让意大利人也知晓中国传统、中国故事、中国美食,“这将是我的一项工作。”
外国留学生肩负着促进文化交流的使命。健雄学院国际化办学围绕“汉语+技能”,创新留学生双元制培养模式,组建了专业师资队伍,开发国际中文课程。常规课程之余,学校还不定期举办书法、绘画、音乐会以及各国文化交流会等活动,让技能学习和人文交流互促共进。
记者手记 >>>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游历中国17年;郑和下西洋多次到达印度尼西亚。他们的壮举早已成为佳话。如今,“一带一路”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健雄学院开展的国际化办学,又为韩阿飞、李奥这样的外国留学生多了一个“不得不来中国”的理由。从这些留学生的眼中,我看到了青年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文化互鉴的深度推进,更看到了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记者 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