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本报记者 肖朋
在太仓,科创人才已成引领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动力,在抢占科创先机、带领企业跨越发展中长风破浪。当前,我市累计拥有各级各类科创人才近千人,科创人才呈现集聚优势。其中,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特聘专家39人、省“双创计划”人才87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17人、太仓科技领军人才497人。
■科创人才,开辟发展新赛道
科创人才牵住企业发展“牛鼻子”,开辟发展新赛道,在创新驱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姑苏科技领军人才、乾元康安(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盛剑鹏博士近日愈发忙碌,企业肿瘤靶向药研发进入关键阶段。目前,致力于突破性抗肿瘤创新药物研发的乾元康安,在盛剑鹏的带领下已构建了三大创新平台,成功组建了完整的大分子靶向药全流程开发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乾元康安第一个项目管线已进行企业化生产,适应症为T细胞淋巴瘤和髓系白血病,不久将进入临床前动物实验,预计明年底将收获第一个IND临床批件。“目前,上述肿瘤还没靶向药物可供选择,我们将努力填补这一国内外空白。”盛剑鹏表示。
激活发展新增量,重点在于激活科创人才的“关键变量”,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能动力”。
这一点,省“双创计划”人才、海德韦尔(太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顾茸蕾博士深以为然。在顾茸蕾的带领下,海德韦尔成功研发了VSEC系列涡轮膨胀机单级压缩电动空压机。顾茸蕾分享了研发中的一个小故事,上海某企业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最初设定目标为系统功率180KW,挑战目标是190KW。前期,该企业使用其他国产空压机产品都无法满足要求,而在使用了海德韦尔的VSEC空压机后,轻松实现了200KW的系统功率,“完全超过了预期”。
今年10月下旬,海德韦尔顺利通过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创新引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引领企业跨越式创新发展,科创人才勇立科技创新潮头。
专注于超高速、小型化车辆的高精度、高效能三电系统(电机、电池、电控)研发和产业化的苏州博迷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一直满负荷运作。该企业自6月份在太落户后,两个月不到就拿到国外市场近700万美元的订单。博迷科技因科创人才的引领受到海外市场青睐。
“因三电系统的限制,国内外的电动汽车尺寸普遍偏大,但精致小巧的电动汽车更受欢迎。”为此,企业创始人李华京博士带领研发团队,在电动汽车控制系统自主知识产权和算法上取得突破,使得三电系统高度集成化。“性能优异的小型电动汽车市场巨大,我们的科研方向就是适时而为。”李华京表示。
科技、人才、创新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倾注科创动力,科创人才成为企业跨越创新发展“引路人”。
不久前,位于高新区的苏州多感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发表的论文《低成本微型多光谱图像传感器及其在消费电子中的应用》,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第12届国际超光谱成像和信号处理会议(WHISPERS 2022)上大放光芒,引起了不少与会专家的兴趣。
WHISPERS由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主办,多感科技为第一家在此发表论文的中国科技型初创公司。致力于提供小型化和高性价比传感器产品的多感科技,今年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100%以上。企业为何能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姑苏科技领军人才、多感科技总经理王腾介绍,这与科创人才研发团队不断取得的科研突破密切相关。(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