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志婷
眼下正是三伏天里的中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室外稍微站上片刻就会汗流浃背。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高温酷暑下,网格员头顶烈日、走街串巷,每天日行万步,用汗水守护网格安宁。
一部工作手机、一辆电瓶车,这就是网格员的工作装备。每天一大早,浮桥镇网格员张俞宏便准备好自己的装备出发开始巡查工作,近40℃的高温下,他在街上一走就是一天。
老旧小区内是否存在不文明现象;沿街商铺、出租房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大街小巷的各项公共设施有没有破损……巡查过程中,只见张俞宏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拿出手机拍照,将问题反馈至联动平台。
张俞宏说,他所负责的网格位于浮桥镇的老镇区,存在“外来人口多、出租房多、街面商铺多”的三多现象,社会治理难度大。眼下,我市正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同时夏季也是各类火灾隐患的高发期。所以,他和同事进一步加大了巡查频率和力度。“虽然天气炎热,但更要细致认真,确保问题‘应发现尽发现’,让问题在网格中发现、在网格中解决。”
因为长时间待在室外,张俞宏所穿的蓝色制服经常是湿了干、干了又湿,额头的汗水不断滑落,衣服、帽子上都留下了一圈又一圈的汗渍。
除了要做好巡查员,网格员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张俞宏所在的网格员分队共有21名队员,每当区域核酸时,分队中超过一半的力量都要前往核酸点位开展志愿服务。“室外火辣辣的太阳,配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就像蒸桑拿一样热,一穿上全身止不住地冒汗。”张俞宏说,这个夏天,高温频繁造访,他们分队已经有多名网格员在工作时中暑进了医院,待身体恢复后又重新投入工作岗位。
和张俞宏一样,全市共有504名网格员每日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高温之下,他们无惧“烤验”、坚守岗位,排查安全隐患、收集社情民意、服务城乡居民,将汗水挥洒在网格内,让群众享受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