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新时代“桃花源记”
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工作要点部署了强化粮食安全数字化保障等10个方面重点任务。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其急速推进引起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化乃至乡村经济、环境的激烈动荡和变化,这类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而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兴起,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数字技术革命春风扑面而来,把“要想富先修路”进化成了“要想富先建网”。如今行走在广袤的农村,田间的铁塔上已然建起了4G、5G基站,“村村通宽带”深刻改变着农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江苏,无锡太湖水稻示范园里200亩粮田已经实现了耕、种、管、收无人化作业;在云南,云南乡村振兴平台集成了网格治理、视频监控、消息通知等功能,乱扔垃圾、违规停车、乱堆杂物等以往乡村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有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各地偏远乡村,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同步催生了各类“淘宝村”“直播村”的形成。智慧农业、电商直播、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等数字乡村应用化新场景必将更好落地生根,带动乡村现代化进程。
看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乡村振兴的成效,要落点到乡村旅游的具象化呈现上来。今年入春以来,文旅界吹拂起复苏的春风,惠及了“桃花源”乡村旅游。3月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印发《“美好乡村等你来”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方案》,旨在运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来提升乡村旅游业态、产品和服务,在短视频平台上线“美好乡村等你来”“遇见春天”等系列专题,鼓励各地文旅部门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传播当地乡村旅游美景特产,推介特色旅游线路,开启“万场直播助复苏”游购乡村活动,实施“乡村文旅长期扶持计划”,提升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和数字新媒体能力。总而言之,让传统乡村经历数字技术、数字文化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洗礼和淬炼,从而培育新时代的乡村旅游面貌和精神文化特色,焕发数字化时代的全新乡村魅力。
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回应了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需求,也为乡村治理转型发展带来了蓬勃活力的信心和全新的可能性,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了乡村生活质量,回应了农民群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吸引更多像魏巧一样的“新农人”实现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双向奔赴。(季郡)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