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与共 合作共赢丨“中国方案”助力乌干达油田产业升级
今年2月,乌干达首个商业石油开采项目正式启动。随着中国与乌干达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负责该项目总包的中国企业将最新中国技术和中国制造带到了乌干达,并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施工全过程。
该项目完工后,将帮助乌干达成为东非地区重要的原油生产国,为乌干达乃至东非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中国海油乌干达公司钻完井项目组经理 金立平:我叫金立平,是今年1月份来到了乌干达,负责中海油乌干达公司钻完井项目。
金立平所在的乌干达艾伯特湖区翠鸟油田是该国的首个商业石油开发项目。该油田面积超1500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超过60亿桶,预计将于2025年初投产。
十月初是金师傅最忙的日子,因为一套为翠鸟油田“量身定制”的中国设备,在历经两个多月的海上运输后,终于来到了非洲。到港后,它的零部件分装为300多车,分批送往油区。
中国海油乌干达公司钻完井项目组经理 金立平:制造的时间等了七个月,但是我们整体的项目运转,应该说整整等了十年。
翠鸟油田所在的艾伯特湖是尼罗河上游最重要的淡水湖之一。为了保证在湖底抽取石油资源的同时,不让油滴污染湖水,金立平和他的团队决定由湖上打井转为陆地打井。这台中国制造的8000米静音型自动化高端石油钻机就是中国石油装备向绿色智能转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石油钻机装载了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玄机旋转导向系统,保证了钻杆能够由陆地向湖底深入,斜向取油。
中国海油乌干达公司钻完井项目组经理 金立平:这个是经过10年的研发,打破了西方的垄断,这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翠鸟油田的周边,聚居着8个村庄,36000名居民,为了保证油区周边的居民和牲畜不受打扰,这台钻井设备还配备了全井场降噪控制技术。
中国海油乌干达公司钻完井项目组经理 金立平:在公园,我们的环境噪声是45分贝,我们采用的这个技术,噪声有可能就在60分贝左右。
翠鸟油田建成后还将实现“伴生气体”零排放的目标。石油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将全部进行回收并转化为电力,以补充乌干达国家电力不足的问题。
乌干达以传统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在油田建设方面的经验、技术和资源都很稀缺。为了强化当地油气人才的培养,翠鸟油田引进了“师带徒”制度,由中国师傅一对一教导,培养当地人才。金立平师傅的乌干达徒弟勒麦克,现在已经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钻井工程师。
钻井工程师 勒麦克:他让我们凝聚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这个项目将给我们国家带来更多就业,更多基建项目和技术工人。
中国海油乌干达公司钻完井项目组经理 金立平:我是感觉非常骄傲自豪的,乌干达的第一批石油人是我们去带出来的,我们在乌干达是有我们自己的徒弟和朋友的,我们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和乌干达人和本地的员工一起去学习和提高,助力非洲可持续发展。我们也加强对于湖、山、环境的保护。
翠鸟油田的建设,将为乌干达带来上万个就业岗位,助力乌干达进行产业升级。与此同时,中国技术和中国智慧,也正在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的发展带去新活力、新希望。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