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做好“两聚一高”实践富民文章 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7-12
选择旅游目的地、安排出行日期、商定行程、办理签证……尽管离国庆长假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梅园社区居民金琳琳已开始张罗和家人去欧洲旅游的事情。
“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瑞士、意大利和法国,整个行程12天,人均花费大概在2万元。”金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一家企业做财务经理,年收入七八万元,她的先生在一家国企工作,年收入在八九万元。对他们而言,夫妻俩每年出去旅行、享受生活,并非难事。
在太仓,像金琳琳这样得益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家庭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幸福指数逐年提高的居民还有很多。
收入倍增>>>
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我们夫妻俩是普通工薪阶层,2007年从外地来到太仓打拼,转眼已有10个年头。”在一家企业工作的杨艳说道,自己和丈夫都是大专毕业后到太仓工作的,一个做会计、一个跑销售。每月工资从3000多元,到4000多元,再到现在五六千元,夫妻俩的收入逐年提高。他们不仅在太仓买了房安了家,还买了私家车改善出行条件。
近年来,我市把聚焦富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富民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鼓励创业、扩大就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以创业带动就业,多管齐下增加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万元,同比增长8%;今年上半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万元。
聚焦富民,首先要看“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而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充分就业,激发其创业热情,则是实现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今后,我市将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创业财税优惠政策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推进创业富民;采取强化各类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加快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优化服务保障,扎实推动高质量就业,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政策富民>>>
农民“获得感”越来越强
张友其是浮桥镇三市村一位普通村民,他也是太仓第一个“家庭农场主”。老张说,他原本就是村里的农机手。2013年,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申请注册了家庭农场,当起职业农民。
“我现在一共种了100多亩地,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老张说,得益于党委、政府的好政策,这几年,他的收入逐年提高,现在一年当农户种地的收入在15万~20万元。前两年,他的农场成功申报了省级家庭农场,光上级的扶持资金就有好几万元。
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始终将“富民”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深化农村“五大合作”改革,加快发展合作农场,深挖农业增收潜力,促进农民充分就业,鼓励农民就地创业,巩固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着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力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资料显示,201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万元,同比增长8.2%;预计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万元。
农业是聚焦创新的重点领域,农民是聚焦富民的重点群体。今后,我市将进一步从“产业富民、投资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保障富民、财政转移支付富民、开发式扶持富民”等八项措施着手,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深化土地确权、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改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农民,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记者 李华)
“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瑞士、意大利和法国,整个行程12天,人均花费大概在2万元。”金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一家企业做财务经理,年收入七八万元,她的先生在一家国企工作,年收入在八九万元。对他们而言,夫妻俩每年出去旅行、享受生活,并非难事。
在太仓,像金琳琳这样得益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家庭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幸福指数逐年提高的居民还有很多。
收入倍增>>>
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我们夫妻俩是普通工薪阶层,2007年从外地来到太仓打拼,转眼已有10个年头。”在一家企业工作的杨艳说道,自己和丈夫都是大专毕业后到太仓工作的,一个做会计、一个跑销售。每月工资从3000多元,到4000多元,再到现在五六千元,夫妻俩的收入逐年提高。他们不仅在太仓买了房安了家,还买了私家车改善出行条件。
近年来,我市把聚焦富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富民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鼓励创业、扩大就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以创业带动就业,多管齐下增加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2016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万元,同比增长8%;今年上半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万元。
聚焦富民,首先要看“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而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充分就业,激发其创业热情,则是实现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今后,我市将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创业财税优惠政策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推进创业富民;采取强化各类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加快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优化服务保障,扎实推动高质量就业,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政策富民>>>
农民“获得感”越来越强
张友其是浮桥镇三市村一位普通村民,他也是太仓第一个“家庭农场主”。老张说,他原本就是村里的农机手。2013年,他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申请注册了家庭农场,当起职业农民。
“我现在一共种了100多亩地,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老张说,得益于党委、政府的好政策,这几年,他的收入逐年提高,现在一年当农户种地的收入在15万~20万元。前两年,他的农场成功申报了省级家庭农场,光上级的扶持资金就有好几万元。
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始终将“富民”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深化农村“五大合作”改革,加快发展合作农场,深挖农业增收潜力,促进农民充分就业,鼓励农民就地创业,巩固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着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力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资料显示,2016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万元,同比增长8.2%;预计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万元。
农业是聚焦创新的重点领域,农民是聚焦富民的重点群体。今后,我市将进一步从“产业富民、投资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保障富民、财政转移支付富民、开发式扶持富民”等八项措施着手,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民创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深化土地确权、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改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农民,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记者 李华)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