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向“新”,为创新中国注入澎湃动能
尊重知识产权,畅享创新成果。12月9日,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六届知交会暨地博会”)在广州拉开帷幕。本届知交会暨地博会以“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眼大湾区资源富集优势,积极促进知识产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本届大会聚焦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应用,旨在通过促进专利产业化来巩固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10月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88.9万件,同比增长14.65%;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5.3万亿元,占GDP比重增至12.7%。这表明我国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应用正在加速,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也日益显著。在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激活现有专利资源变得尤为迫切。我们需要在“转”字上多下功夫,探索创新途径以推动专利的有效利用,从而释放其市场潜力,挖掘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源,进一步推动各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自2019年成功转型升级以来,知交会暨地博会在知识产权交易领域中展现了显著的“磁吸效应”,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根据大会组委会的数据,第五届知交会暨地博会达成了43.70亿元的知识产权交易额,较之首届增长了2.5倍;而地理标志产品的交易额则达到了24.48亿元,是首届的2.2倍。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历届的不懈努力与精心打造,知交会暨地博会以知识产权为桥梁,以促进交易和运营为核心,其影响力、吸引力及声誉不断攀升。如今,这一活动已经成功树立起一个持续活跃、永不落幕的国际性知识产权品牌,在大湾区内乃至更广泛地区赢得了高度认可。
当前,大湾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专利研发与应用至关重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正迅速崛起,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进的重要引擎。2023年大湾区“9+2”城市群GDP总额突破1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11.1%,这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政策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大湾区必须贯彻“创新是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加大科研投入和支持力度,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吸引国际人才和资本,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注入新活力。
知识产权一头连接创新,一头连接市场。在未来的创新旅程中,知识产权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强化保护和有效转化,我们能够激发无尽的创新潜能,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落地生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企业和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更为国家的长远繁荣奠定坚实基础。(吴佳琳)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