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松绑”“路边摊”,让“烟火气”更抚凡人心

来源:马君怡 责编:陈益 时间:2023-05-06

近日,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经表决通过,明确了路边摊点的设置条件、经营范围、管理要求等,拟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此前,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地之前纷纷推出类似政策。这意味着,“路边摊”即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中占据一席之地,具有风向标意义。

今年以来,山东“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各地“夜经济”璀璨绽放,再次引起人们对城市治理路径的审视。一个时期来,随着“影响市容市貌”的“路边摊”渐次从路边退却,城市少了“买卖所之也”的繁华喧嚣,映入眼帘的是“以盛民也”的秩序井然城市道路。但时间久了,失去了“市”的“城”似乎少了“地气”,市民也因此少了许多乐趣。车水马龙是城市,光鲜亮丽是城市,大厦商圈是城市,满载“烟火气”的“路边摊”构成的“城”中之“市”,也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

市井街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路边摊”根植于民间,自带天然的烟火气质,它一头连着小本经营者的生计,一头连着广大市民的便利。如今的地摊经济,已经成为新的城市经济形态,“路边摊”可以看作是众多“斜杠青年”创业、创意的孵化地。对“路边摊”的出现要正视,要予以因地制宜地的包容和规范,为“路边摊”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这有助于畅通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是“促消费、惠民生”的城市繁荣重要举措,也是平衡市容市貌与民生、经济、创新的务实之道。  “路边摊”的适度“松绑”利城利民、恰逢其时,值得期待。

曾经因为占道经营影响交通、乱扔垃圾破坏环境卫生等问题,“路边摊”一度“还路于民”,如今 “路边摊”在多地重启,要吸取教训,不能落入“一放就乱”的窠臼。我们要认识到,“松绑”“路边摊”,并非一“松”了之,而是要有序地“松”,文明地“放”,让“文明风”和“烟火气”一同成为城市最靓丽的街头风景。只有一个充满活力、整洁有序的城市,才是城市治理的“王道”,这需要城市管理者以及“路边摊”经营者的共同努力。

各地围绕“松绑”“路边摊”新修订了若干条例,深圳划定摊贩经营场所,为“路边摊”划定了经营活动范围。北京提出实施商圈外摆经营管理规则,在重点商圈组织开展外摆试点。上海明确,区政府在综合考虑市容环境卫生、交通安全、公共安全、消费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可以划定一定的城市公共区域用于从事经营活动。越来越多的城市为“路边摊”亮出“有限绿灯”,对“设摊经营”做出了科学精细的制度制定,监管政策上的优化,让渡部分城市空间,在经营场所上提供便利。

“路边摊”的回归不仅考验市政管理的智慧,也要求政府做好“放”文章,提高“管”效能,在“服”上下功夫。积极呼应民意,对符合规定的“路边摊”精准施策、常态化监管、人性化引导,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打造和城市兼容的“路边摊”,让市民生活更舒适便利,让城市的烟火气不断升腾!(马君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