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公建项目密集施工 全年计划总投资14.55亿元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3-17
挖土机、推土机、运输车等机械穿梭往来,数十名工人紧张忙碌……3月16日,记者在港区采访时看到总投资700多万元的港城绿地景观工程正在施工中。
港城绿地景观工程西至支二路、和平路,东至映雪路、龙江路,工程总面积38877平方米,主要实施绿化种植、景观铺装、生态驳岸及慢行系统工程。项目建成后,港城中心区投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以密集水网、田园民居为依托的生态特色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绿地景观工程加上总投资5830万元的北环路改造、总投资220万元的老闸大桥改建等工程,港城开发迎来“开工潮”;港城中专、港城中学、浏家港幼儿园、九曲社区用房、扬子江路绿化等项目,在港城又形成一波“招标潮”。
围绕美丽新港城、魅力国开区的发展目标,港区发挥太仓港和临江产业等优势,推进园区开发向城区开发升级,加速产城融合发展,提高配套服务功能,致力打造高品位、宜居宜业的幸福新港城,致力繁荣“一市双城三片区”的重要“一极”。去年,港城完成平江路浪港桥、和平路七浦塘大桥建设,实现港城与时思、浮桥老镇区的交通干线畅通,推进和平路、碧云路、七丫路贯通工程建设,完成平江路、长江大道两侧、生物港、和平花园五期等绿化项目,以及港城核心区1000多亩草坪绿化工程。
“我们坚持以港强城战略,统筹核心区、老镇区、新社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河’、‘两路’、‘三校’、‘四居’、‘五载体 ’等重点工程,不断完善港城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年计划实施项目总投资14.5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8.89亿元。
疏港体系建设方面,港城将完成北环路改造以及秋水街、和平路、申江路北延、华苏路西延、江堤路加宽加固等道路建设,重建老闸七浦塘桥。在公建配套设施方面,港城将开工建设港城中专、港城中学、浏家港幼儿园,实施公交站点智能化改造,兴建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居住环境改善方面,港城将开工建设14号地块安置房工程,完成牌楼小区东扩宅基地配套设施、九曲社区用房建设,浮桥镇老小区改造,实施港区镇区大环境整治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港城将完成港城绿地公园、S80出口、玖龙大桥两侧、扬子江路、牌楼路等绿化工程,实施七浦塘公园亮化,启动七浦塘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在产业载体建设方面,港城将启动生物港二期、同高院、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欧美工业园、综保区二期工程。
港城建设者将在产品上精益求精,在设计理念、施工工艺、管理规范上推陈出新,融入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新理念,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努力建设一批精品工程。(记者 李孝忠)
港城绿地景观工程西至支二路、和平路,东至映雪路、龙江路,工程总面积38877平方米,主要实施绿化种植、景观铺装、生态驳岸及慢行系统工程。项目建成后,港城中心区投资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以密集水网、田园民居为依托的生态特色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绿地景观工程加上总投资5830万元的北环路改造、总投资220万元的老闸大桥改建等工程,港城开发迎来“开工潮”;港城中专、港城中学、浏家港幼儿园、九曲社区用房、扬子江路绿化等项目,在港城又形成一波“招标潮”。
围绕美丽新港城、魅力国开区的发展目标,港区发挥太仓港和临江产业等优势,推进园区开发向城区开发升级,加速产城融合发展,提高配套服务功能,致力打造高品位、宜居宜业的幸福新港城,致力繁荣“一市双城三片区”的重要“一极”。去年,港城完成平江路浪港桥、和平路七浦塘大桥建设,实现港城与时思、浮桥老镇区的交通干线畅通,推进和平路、碧云路、七丫路贯通工程建设,完成平江路、长江大道两侧、生物港、和平花园五期等绿化项目,以及港城核心区1000多亩草坪绿化工程。
“我们坚持以港强城战略,统筹核心区、老镇区、新社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河’、‘两路’、‘三校’、‘四居’、‘五载体 ’等重点工程,不断完善港城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年计划实施项目总投资14.55亿元,计划完成投资8.89亿元。
疏港体系建设方面,港城将完成北环路改造以及秋水街、和平路、申江路北延、华苏路西延、江堤路加宽加固等道路建设,重建老闸七浦塘桥。在公建配套设施方面,港城将开工建设港城中专、港城中学、浏家港幼儿园,实施公交站点智能化改造,兴建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居住环境改善方面,港城将开工建设14号地块安置房工程,完成牌楼小区东扩宅基地配套设施、九曲社区用房建设,浮桥镇老小区改造,实施港区镇区大环境整治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港城将完成港城绿地公园、S80出口、玖龙大桥两侧、扬子江路、牌楼路等绿化工程,实施七浦塘公园亮化,启动七浦塘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在产业载体建设方面,港城将启动生物港二期、同高院、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欧美工业园、综保区二期工程。
港城建设者将在产品上精益求精,在设计理念、施工工艺、管理规范上推陈出新,融入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新理念,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努力建设一批精品工程。(记者 李孝忠)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