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景”串起“苏”韵风景线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近日,省文旅厅组织的2022“水韵江苏·乡村四时好风光”融媒体采风团先后走进苏州、盐城和泰州,从苏南、苏北、苏中各选一条线路,在绿色发展底色中感受“苏”味乡村旅游之美,探寻“苏”味乡村的“诗与远方”。江苏大地上,从太湖畔到运河边,从长江两岸到黄海之滨,美丽村庄星罗棋布,就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珍珠串起“苏”韵风景线。
非凡十年,江苏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等工作,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再现“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让“农村美”成为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鲜明标识。看得见的是美景,看不见的是治理。截至目前,江苏全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超9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74.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7%,开展全域生活垃圾分类的乡镇超过300个,建成绿美村庄近1万个……一项项亮眼的数据见证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乡村在江苏大地上“遍地开花”。
“水韵江苏”遇上乡村旅游,守护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田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惬意的田园慢生活,吸引着人们走进乡村,离开城市喧嚣,寻找一份宁静。在苏州市吴江区众安桥村,新晋打卡地“苏小花”构建了城市的精致和田园乡村的朴实共生共荣的新生态;泰州市高港区陈家村以果品质量和旅游包装为依托,吸引游客走进乡村,充分感受乡村自然风光与丰收的乐趣;盐城市弶港镇巴斗村立足自身资源和优势,实现了从“卖海鲜”到“卖海景”的转型……从景点相加走向业态相加,从路线相加走向产业相加,从“一村一品”走向“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不仅成为乡村蝶变的生动图景,也日益成长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崭新力量。
如今,江苏累计有439个省级传统村落和54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白墙黛瓦、绿水环绕,结庐人境、归园田居,饱含乡愁又不失时尚感的“苏”式村居跃然纸上,呈现出可观可感的“农村美”现实模样。这是新时代的田园诗,更是奋斗者的赶考卷。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新的赶考路上,江苏勇于挑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金扁担”,补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短板,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内涵,激活乡村历史文化基因,提升乡村“颜值”,增加文化“气质”,加速绘就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扶摇应借便,桃李愿成阴。江苏人民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内外兼修,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打造“田园芬芳诗意浓”的向往之地,让“苏”韵乡村旅游更有看头。
新闻中心
更多- 集聚近150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太仓竞逐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 珀金埃尔默太仓工厂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