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中国“会展矩阵”为世界经济输送暖风
合作的坚实行动,让世界一次次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暖意”。第三届消博会刚刚落下帷幕,“广交之约”再次盛大启航,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会展矩阵”在中国正渐次展开。4月1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将分三期持续举办至5月5日。分期进行,时间跨度长,是“广交之约”的一大特点。同时,这也是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次全面线下举办的广交会,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春天之约,应者云集,“中国机遇”为世界经济注入不可或缺的信心和力量。从南海之滨到羊城大地,一场场规模、面积、参展商屡创历史新高的国际性盛会广聚四海宾朋,让万商云集的盛况再现,不仅为中国发展聚人气、添活力,更为世界经济增信心、强动能。世界经济与中国市场“双向奔赴”,各国企业看好中国,关键在于世界更加看到了充满潜力的“中国机遇”,背后是今年来中国经济活力的加速释放。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反映在开局平稳、逐月向好的经济多领域表现及外贸数据当中。浓缩视角看外贸,一季度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3月份更是跑出了增速15.5%的喜人成绩。分析外贸数据,“转正”“上扬”等关键词尤其鲜明。从外贸市场的“增势”,到消博会、广交会的“世界人气”,中国经济在开放的大潮流中稳健前行,驶向更加宽广的水域。
精诚合作,提振信心,让世界经济在“合抱”中遇见更美的风景。作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广交会因为其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被称为“中国第一展”。“中国第一展”以高规格启航,有助于为正在面临多重压力挑战的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希望,助推世界经济在相向而行中分享中国市场红利,形成推动经济向上的更强“合抱之势”。时下,外需下降不仅是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世界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率将下滑至1.7%。因此,下好稳外贸先手棋,是各国稳经济需要积极发力的重要切入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同心协力举办好举世瞩目的广交会,对于打开世界经济合作新空间、开辟经济互利共赢新场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期待万商云集“链”全球的广交会全面开花,结出合作的累累硕果。
万物生发,春潮涌动,让生机勃勃的中国市场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确定性。如今的世界,在“变”中前进,各类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不论世界如何变,合作成为应对不确定的最大“确定性”。60多年来,从首届广交会迎来19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到本届广交会吸引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广交会“朋友圈”扩大了10多倍。广交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再到强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从不断“应变”中走来,合作始终是深得人心、广聚共识、赢得未来的关键引擎。中国开放的市场“大门常开”,庞大的消费市场与世界共享,回顾以往的各类展会,一件件展品如今变成货架上的“爆款”,一个个“黑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消费“流量产品”,无不反映着中国市场的强大潜能和机遇。办好本届广交会,跑好促进世界经济交流合作的这关键“一棒”,至关重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紧跟合作大势,中国主动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让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经济主体受益。反过来,搭上中国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快车,机遇就在分秒间。我们期待更多世界企业打开视野,在无比广阔的中国市场发掘潜在的合作伙伴,寻求新的合作可能性,同时应紧跟新潮流,不断提升合作的含新量、含金量和含绿量,为彼此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闻中心
更多- 集聚近150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太仓竞逐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