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答好“强富美高”新答卷】美丽江苏 “苏”写新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将“环境美”作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要内涵。牢记嘱托,十年来,江苏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谱写美丽江苏建设的精彩篇章。
“啾啾啾,吱吱……”群鸟竞飞,百鸟欢歌……冬日时节,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段。东方白鹳、小天鹅等“老朋友”如约而至,还带来了一些“新朋友”。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宣教员张皖宁指着远处两只“小红帽”说:“12月5日上午,我们通过实时监测系统观测到了两只丹顶鹤,在我们的子母洲沼泽湿地上啄食,这是丹顶鹤首次光临新济洲,也是我们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不断变好的体现。随着丹顶鹤到来,我们洲上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已经达到了7种。”
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江江苏段最上游,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每年有超过6万只冬候鸟在此栖息繁衍过冬。
从长江沿岸至黄海之滨,江苏大力推进生态修复,让大江大河休养生息,生机勃勃:通州湾首次监测到疣鼻天鹅,“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再现太湖……最新生物多样性调查显示,江苏已记录到物种数8842种,较2022年增加1939种,增长率超28%。其中,珍稀濒危物种大量出现,共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76种。
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在江苏安家落户,是江苏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的有力见证。
走进泰兴虹桥工业园区的江苏杭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刚投产的5万吨废盐资源化利用项目车间正开足马力运行。废盐,是医药、化工等行业的生产废料,由于处理难度大,过去大多被企业贮存或送往固废填埋场,而新投产的项目实现了废盐100%资源化利用。
江苏杭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环总监夏子华介绍:“这套废盐处置装置采用我们研发的最新工艺,把这个含盐的危废经过水洗、压滤,滤渣经过高温熔融得到一个资源化的利用,滤液经过多效蒸发变成结晶盐,蒸发出来的滤液又回到水洗系统。”
废弃物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可以变废为宝。为此,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减污降碳,推动生产生活方式低碳转型,让绿色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在经济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近年来,江苏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33.6%、38.5%;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从2014年64.2%提升至2023年79.6%,地表水国考断面优Ⅲ比例改善47.1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水质从三类提升至二类,真正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
当下的江苏大地,蓝天白云已成常态,绿水青山触手可及,百姓的生态福祉也在不断增加。
“变化还挺大的,感觉比以前清澈很多,里面的鱼变得也越来越多了,平时也能看到有些鸟在上面飞。”“第一次拍摄的时候只有三头江豚,今年最多的一次同时出现12头,非常兴奋。”“在路上看到一些野生的麋鹿,自在飞翔的鸟类,映入眼帘的都是绿色的草,碧水蓝天。”
立足“环境美”的根基,江苏不断丰富美的内涵,要求在美丽江苏建设过程中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和区域善治之美,到2035年美丽江苏全面建成。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说:“我们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一招’和‘重要法宝’,贯穿于美丽江苏建设全过程,同步用好部省新一轮共建合作平台,围绕深化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方面,加快推出一批改革政策措施,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内涵,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等绿色低碳产业,努力在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上走在前做示范。”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