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妙招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1-01-29

  随着最新一期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区镇排名的公布,沙溪镇再次迎来“高光时刻”——自去年6月起,连续7个月蝉联榜首。

  一年来,沙溪镇坚持系统思维,紧抓关键环节,高质量、全域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全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70%,实现行政村和居民小区覆盖率“双百”目标。

  妙招一>>>

  “星火燎原”

  镇区生活垃圾应分尽分

  围绕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思路,沙溪镇以“应分尽分、可用尽用”为目标,全面提升镇区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白云路是去年5月实施的“沙溪镇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之一。这条全长4公里多的道路两旁共有500多家商铺,周边住宅、酒店、旅馆等也为数众多。每天,白云路沿街商铺都会将垃圾分类存放于自备的容器中,再由镇环卫所一日不少于3次定点、定时上门收集。

  “后期,这项工作将覆盖到镇区所有沿街商铺。”沙溪镇环卫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边是部分沿街商铺的生活垃圾处置得到极大便利,一边是“三定一督”小区开始连点成面。去年1月2日,沙溪镇出现首个“三定一督”小区,截至去年7月31日,38个小区完成“三定一督”,其中镇区33个,实现全覆盖。

  顺势而为,沙溪镇启动“星火行动”,把镇区分成3个片区,整片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开展。到上月底,3个片区的任务均已完成。

  妙招二>>>

  “各美其美”

  村村争相探索特色做法

  通过“一村一册”、考核加分等方式,沙溪镇鼓励各村探索实施符合本村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举措。

  香塘村垃圾分类管理站有一套厨余垃圾处理系统。这套系统每日“吞进”大量剩饭剩菜、果皮果核、菜叶菜帮等厨余垃圾,再“吐出”污水通过管道进行达标排放。

  去年引入消化性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后,香塘村实现了厨余垃圾“不出村”,就地全部解决。该村党总支书记龚志昌告诉记者。

  不仅仅是香塘村,其他多个村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措施也颇具特色。如洪泾村制定出垃圾分类收集人员考核细则和农户垃圾分类评分标准,以厨余垃圾每日收集量作考评,每增加且保持一户家庭每日的厨余垃圾量,收集员每月工资增加一元;发现弄虚作假,则予以相应惩戒。中荷村制定了垃圾分类“红灰榜”制度,并与文明合作社分红、党员评优、实物奖励、精神奖励等挂钩。

  除了“一村一册”,沙溪镇还实施“一社一册”“一区一档”“一企一册”,各主体竞相探索贴合自身实际的做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妙招三>>>

  “软引导”+“硬约束”

  企业深度参与自觉推动

  沙溪镇建立了“软引导”与“硬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促进企业落实好垃圾分类工作。

  在政府的引导下,目前,已有16家企业建设了垃圾分类房,累计培训员工逾1万人次。爱克机械、逸枫化纤等6家企业主动将垃圾分类和企业HES管理结合起来,把分类准确率纳入员工绩效考核管理。

  有“软措施”,也有“硬手段”。沙溪镇从去年5月起,大力推行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转运“三联单”制度,对固废进行精细化全程跟踪、闭环管理。目前,镇内三大工业园区的200多家企业均执行了“三联单”制度。另外,该镇在垃圾分类执法方面“动真格”,太仓市明泰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将工业垃圾随意丢弃在其他垃圾桶边,苏州江晨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将工业垃圾投放至生活垃圾分类桶内,均被处以5000元罚款。(记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