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改良+整合资源 特色农产品“种得好”“销得旺”
最近,浏河镇何桥村稻花香专业合作社大球盖菇基地内最新种植的红薯和芋艿长势良好,这两个农产品是太仓市好么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消费者需求改良的新品种。公司运用订单式农业模式,与稻花香专业合作社共同种植,在确保合作社种植收入的同时,让消费者享受到称心满意的产品。
日前,记者来到大球盖菇基地,只见何桥村稻花香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俊正在查看红薯的块茎成熟度。“我们种植的红薯是‘红瑶’和‘玛丽莎’两个品种,红薯和芋艿的种子是好么么公司提供的,种植期间涉及的技术问题,也由好么么公司垂直管理。”陈俊介绍,合作社种出来的农产品符合要求的话,好么么公司就会按约定的价格收购,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合作社的风险。
“我们的农产品有固定的销售群体,根据消费者反馈,我们会对农产品的口感等进行调整。目前,何桥村稻花香专业合作社种植的15亩红薯,就是我们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进行的新尝试。同样,这里种植的芋艿,也是我们目前正在培育的新种苗。”好么么公司创始人梅键表示。
记者了解到,好么么公司致力于让更多人吃到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的果蔬。公司在我市的生产示范基地是一个鸟巢状的大棚,培育了各种新品种。
火龙果是南方常见的水果之一,为了便于采摘,种植时会让枝条自然下垂,一般不超过一人高。在好么么公司的生产示范基地里,有一棵火龙果树高达5米,外形看上去像一棵大树,冠幅达到了5米,树冠上长了上百个玲珑的白色花骨朵。“这棵火龙果能展现气雾栽培的神奇,通过人工干预,可以促使需要突显的基因得到充分表达,按我们的要求来生长。”梅键告诉记者,这棵火龙果于2018年用扦插的方式种下,当时用了3根15厘米长的枝条。“5年多能长这么大,是因为使用了气雾栽培技术——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把营养液以迷雾的方式喷到根上,保证火龙果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氧气供应,生长速度比土壤栽培要快四五倍。”
这棵巨型火龙果树是好么么公司这几年致力于利用科学技术对农产品改良迭代及深度加工的一个缩影。梅键掐下一截开着蓝紫色小花的嫩枝告诉记者,这是目前较为少见的本土香草——佩兰。“摘取嫩头然后通过冻干技术处理,让人们在佩兰不生长的季节也能喝到佩兰泡的水。”梅键介绍,在佩兰种植、加工过程中,好么么公司担起了市场调研、委托种植的前端工作,以及品种改良迭代的重要任务。在生产示范基地,一片刚挂果的桑葚也十分显眼,这是公司于2019年从台湾引进的长果桑芽变品种,经过4年试种,目前已验证了全周年生长特性,并经过人为调节控制四到五茬的结果时间,掌握上市主动权。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好么么公司培育的新产品,已产生了一定经济效益。当下是南瓜上市的时节,公司远在新疆的150亩丑南瓜合作基地迎来了大丰收。丑南瓜具有甜、粉、糯等特点,可以连皮吃,市场受欢迎程度远超贝贝南瓜。“新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肯定后,我们找到新疆的一个种植基地,那里更适宜这款南瓜的种植和生产,农户觉得我们给的价格比较好,而我们通过包回收这个方式与他们签订单,解决了很多销售上的问题。”梅键说。
据了解,好么么公司搭建起农产品反向供应链,主打风味型、口感型农产品,目前在太仓、张家港拥有多个合作基地,生产口感型番茄、玉米、高端蜜薯、红糯玉米等农产品。另外,在连云港还拥有230亩玉米产业化基地。这些基地今年的产值预计达450万元。(记者 阚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