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口守夜人 让城市更安全
从白天到黑夜,从华灯初上到夜色阑珊……在太仓,有这样一群“守夜人”,当别人进入梦乡,他们在黑夜里时刻保持警醒,坚守在高速卡口和防疫一线,默默付出,负重前行,守万家灯火,护一城平安。
卡口守夜搭起“天然屏障”
卡口值守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举措,也是把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最有效环节。对此,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张海峰非常清楚。在双凤高速卡口,公安、交通、城管、属地政府组成的卡口执勤队伍,24小时轮班值守,他们用责任为身后的城市筑起一道道防线。
夜晚时分,车灯、路灯、射灯,把卡口照得恍如白昼。一个个白色身影在这里穿梭不停,查验“货运码”、核酸采样、安装GPS定位仪、“点对点”保运……一个个漫长的夜晚,一盏盏明亮的灯光,一辆辆有序进入的车辆,见证了每一个“守夜人”的责任与担当。“下午4时到深夜12时,深夜12时到早上8时,每天分两班,比较疲劳的。”张海峰说,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便值守在卡口,这样的夜班已不记得轮过多少回。因为双凤卡口是保障物资通行的专用卡口,因此每日通行的车辆从不间断。“一晚大约有500辆,全天1500辆。”张海峰告诉记者,因为每辆车的查码、查核酸检测证明等工作必须严谨细致,休息的时间微乎其微。“能挨着凳子歇几分钟就挺好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每个夜晚,所有“守夜人”忙碌的身影就是我们城市的“天然屏障”。
8小时连轴转“保运”全程
夜晚的卡口,除了执勤人员夜不能寐,另一支“保运”队伍也是8个小时连轴转,甚至连车都不能下。为了确保货车定点定线运送物资,货车司机实现闭环管理,双凤卡口工作人员单独成立“保运小组”,保运人员跟随货车直到接收物资的企业。
“晚上货车相对少一些,但夜间行车、跟车都需要更加谨慎。”卡口“保运”点位长施麟介绍,夜班作业的保运人员需要保持高度清醒,虽说只是开车,但1个晚上400多辆货车的跟车任务也要消耗大量体力。长时间跟车开车,精神上的疲劳感时刻袭来。
“天气渐渐热起来,小组成员每天穿着防护服,夜班下来没有一个不是湿透的。”施麟说,这项工作枯燥繁重,但保运人员都毫无怨言,特别在悄无声息的夜里,他们没有时间顾及饥肠辘辘,而是强打12分精神,绝不让货车脱离自己的视线,尽可能降低病毒输入的风险。
“卡口保运工作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我们每一台保运车辆的里程数都增长了1万多公里。”施麟表示,虽然队伍里每个人都高强度工作了一个多月,但只要当班,从未有一人出现差错,保运任务总是保质保量完成。
守好卡口,就守住了“外防输入”防疫线,卡口守夜人是抗疫千万岗位中的一部分,更是夜空最闪亮的星。他们用严谨的态度和辛劳的汗水为群众筑实扎牢疫情防控的外围屏障。(记者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