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谱写精彩篇章 ——社会各界热切关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1-07-28

  这几天,娄东街道景瑞社区居民赵永明,每天都关注党代会的报道。他是一名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说,党代会既是党内生活的大事,也是关系社会民生发展的要事。

  太仓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社会各界人士热切关注,通过报纸、电视、新媒体等渠道,了解大会盛况。大家畅谈太仓变化,畅想美好未来,对太仓今后五年的发展充满期待,对走好新征程充满信心。

  ■城乡发展呈现“速度快、变化大”

  虽已退休,赵永明依旧十分关心太仓发展。过去五年,他看到“不少之前不敢想、多年期待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感到十分欣慰。如今,社区活动丰富,管理到位,也让他感受到生活十分便利舒心。他表示,太仓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快、变化大”。

  赵永明讲到的“期待的愿望”中,就有去年正式开通运营的沪苏通铁路。铁路通车,让太仓进入了高铁时代。

  健雄学院老师梁习卉子认为,太仓处在沿江沿海两大发展带的交汇处,沪苏通铁路使得太仓成为长三角地区为数不多的公铁水齐头并进、江海河互联互通的城市,这将推动太仓人出行、太仓发展进入“快车道”。

  我市加速融入上海的成果也备受社会各界肯定。刘嘉骅是我市引进的博士人才,他说,“沪太同城,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上海科技发展浪潮之中,有更多机会导入和利用上海资源,帮助我们实现更好发展。”

  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立彬则表示,实实在在感受到太仓在项目建设、疫情防控、融入上海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太仓的产业能级、城市能级不断跃升,城市更加美丽、人民更为幸福。

  ■民生幸福在提升中迎来新期待

  “近年来,太仓把养老服务作为民生大事来抓,特别在经费投入、设施改造方面的力度非常大。”养老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对于太仓养老事业的发展,耿彤彤深有感受。

  耿彤彤是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轮值总干事,一直坚守在养老服务的第一线,对我市养老服务现状以及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有着很深的体会。她说,太仓的养老服务形式多样,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享受充分、均衡、优质的养老服务。

  教育也是民生事业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德企之乡,省太中专依托德资企业聚集的优势,启动中德双元制太仓本土化实践,取得了不俗成绩。省太中专老师王国友见证了一批又一批职教学生成长成才。“现在,西北工业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两所高校来到太仓,我们期待,包括普教、职业教育在内,太仓未来的教育会有更大的发展。”

  去年,我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殊荣。新太仓人刘天雄见证了这一历程。他说,太仓城市街道井然有序,小区环境干净卫生,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实惠。他希望,将来的太仓更加文明,群众生活更为宜居舒适。

  ■创新转型引领更大发展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创新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氛围越来越浓。

  张庆军是我市“十三五”期间引进的省双创人才,他创办的苏州拓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业务量不断增长,去年,公司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元。张庆军表示,太仓拥有一个能够帮助人才企业快速成长的好环境,不管是创业初期的产品研发,还是后期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过程,政府都为人才企业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企业立足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对此,知行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国超深有同感。他说,太仓不断加大的政策扶持力度,让他对公司的发展很有信心。

  党代会为太仓谋划了今后五年的蓝图,新大洲本田将与太仓共成长。张立彬表示,今后,新大洲会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方面发力,为太仓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陆红艳表示,党代会提出要推进创新转型,作为创新载体平台,研究院将依托自身优势,服务好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太仓把“上海下一站”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下一站上海”的发展成效。

  ■同心同行拼出“太仓速度”

  列席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农工党太仓市基层委员会主委、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冯瑞兴说,正如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的,推动太仓各项事业发展,没有局外人,任何人都不能当旁观者。“太仓速度”是拼出来的,需要全市每一个干部、每一个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农工党太仓市基层委员会将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与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相结合,始终与中共太仓市委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

  作为市农业农村局的分管负责人,冯瑞兴表示,将全面贯彻此次党代会精神,与全系统的干部职工一起,创新工作举措,从加快智慧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等方面着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