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香葱焕发新活力 探索传统农产品的机械化种植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3-09-06

  南郊香葱是太仓知名的农产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广受周边及上海市民欢迎。种植香葱也是当时南郊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    

  过去,南郊香葱种植需要大量劳力,因而其种植面积大幅减少。近几年,城厢镇新农村加快南郊香葱的机械化种植探索,机械化让南郊香葱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并在不久前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新农村农事服务中心的东南侧不远处,是乐胜农场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香葱地。香葱地沟直垄平,一畦畦香葱苗整整齐齐。农场负责人朱卫清介绍,这片香葱地面积约有10亩,是7月份大暑前种下的,再过一阵,大部分葱苗就可以分种到其他地里,剩下的会留下来直到收割。这里的沟垄、葱苗看上去特别整齐,就是因为挖沟起垄和葱的种植都是机械化作业的。

  朱卫清告诉记者,他是南郊人,小时候家里也种香葱,插葱、拔草、收葱……上学前、放学后,常跟着父母在葱地忙。那时香葱销路好,一年能收3茬,因为常年有收入,南郊几乎家家种葱。不过由于像插秧一样种葱,一年到头都要忙,十分辛苦。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南郊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种香葱,只有一些老人还在坚持。“香葱是南郊的传统特产,如果不改变种植模式,香葱很可能要断根。为此,新农村开始探索机械化种植,希望能够保留香葱特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农场的农机仓库,记者看到了一台种植香葱的起垄机。这台起垄机由拖拉机作为动力,共由3个部分组成,前面是两个开沟的铁轮,中间是旋耕轮,后面是一个平整压地的长磙子。朱卫清介绍,在种葱前,旋耕机耕地后,起垄机登场,开沟、起垄、平整压地一次完成,因为拖拉机上装有导航仪,沟垄特别整齐。

  开沟起垄后,紧接着就要种葱了。记者看到,农场的种葱机最前面是放葱苗的托盘,其后有一排共8个种植头。朱卫清说,8个种植头由2名工人操作,工人把留种的葱头或者育好的葱苗放到种植头中,种植头会下降,顶部尖嘴插入土中并打开,葱就种好了。每种好一排,机器会自动前移到下一排的位置,再种一排。

  记者了解到,葱种下后的施肥、打药,都由工人操作通用植保机完成;以往种葱浇水的工作量也很大,现在农场的香葱地里安装了喷滴管,只要开关阀门即可。

  朱卫清介绍,现在农场的香葱收割和清洗还是人工作业。市农机站和村里正在考察、比较,希望能引进收割和清洗机器,实现香葱种植全程机械化。目前已找到一种菠菜收割机比较符合条件,经过改进后,应该可以满足需求,“现在农场的香葱种植面积达80多亩,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后,种植面积会更大。”(记者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