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智”聚力,让网媒“破圈”发展
“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于4月21日—22日在江苏南京举行。本次论坛采用“1+9+1+1”形式,即一个开幕式暨主论坛、九场平行论坛、一场“八点见”项目发布会、一个“新征程 再出发”网络主题活动。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古时烽火狼烟、驿马邮递,将紧急情报传送中央;而后报贩成群、沿街叫卖,让重要新闻面向群众;现在手机电脑、屏中窥世,把热点时事尽收眼底。古往今来,媒体的发展不只有新与旧的更替,也有从单一到多维的变迁。在“移动优先”成为共识、“用户意识”深入人心、“爆款产品”屡屡刷屏的今天,“网动力”日渐成为赋能媒体发展的“驱动力”。只有应势而为、顺时而动,才能在全媒体时代,写好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网络媒体,传播的是信息资讯,承载的是价值取向,影响的是思想灵魂。无论媒介形态如何变革,上乘的内容供给、主流的价值引导依旧是不变的时代特质。今年通过新媒体方式发布的重点项目主题中,“文明家园 数字中国”关乎网络强国建设、“核心领航 思想指引”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光辉岁月壮丽图景”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围绕“国之大者”力创精品,在众声喧哗中坚守主流价值,正是网络媒体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融之有道,合为精彩。当下,一些媒体已经抓住融合转型的契机,不断开拓优质内容的更大疆域,扩大主流价值的良性版图,让正能量更强劲,让主旋律更昂扬。从《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到《今天,发条微信一起点亮武汉》;从“洋网红”的400多篇多语种报道,到《千里江山图》的立体展示……一件件叫得响、传得开的融合作品里,既有关乎家国情怀的“大课题”,也有聚焦民生百态的“微镜头”。从“单打独斗”走向“一体作战”,从“媒体独白”迈向“全民共情”,越来越多的媒体在“融”中发展,在“合”中提升,让高质量作品更具影响力。
新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走向“互联网+”,“万物互联”变成“万物智联”。这提醒我们网媒的发展不仅要从“心”出发,更要从“新”出发。所谓“新”,指从生产到传播、从宣传到引导、从运营到管理的创新。今天,社会的发展质量在变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周遭的生态环境在改进,看懂恢宏叙事里的“大写意”,探究平凡生活里的“小工笔”,才能让中国故事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技术始终是推动网络媒体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助力网媒发展实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型,从“智能化”到“智慧化”的跃升。更科技、更开放、更有实效的进步让我们欣喜网媒发展的前景。但与此同时,也应该关注到信息茧房、数字鸿沟、自媒体乱象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此次论坛汇聚政府、学界、产业界、新闻界等多方力量,我们期待能从观点的交汇、智慧的交锋中找到更多关于“现实之问”的答案。
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是一个庞大工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高朋满座,群策群力,借论坛东风,我们致力让中国故事“出圈出海”,让主流思想巩固壮大,为中国网络媒体的跨越发展注入新力量。(陈佳博)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