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最美四“阅”天 点亮“精神共富”书香生活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时,全民阅读再掀热潮。#世界读书日#微博话题阅读量近百亿,网友们热烈交流阅读心得,相互推荐书籍,共享阅读乐趣。
一本好书,赋予人的不只是知识,更有情感的共鸣,能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从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十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倡导”到“大力推动”再到“深入推进”,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全社会全民阅读活动蔚然成风,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无锡打造“钟书”阅读品牌,推动公共阅读空间提档升级;苏州建起24小时智能图书馆,刷脸就能进,智慧阅读不打烊;国铁集团开行“书香列车”,让更多的现代人真实体会到现实版的诗与远方……近年来,全国各地全力加强阅读阵地建设,全覆盖、高密度的阅读阵地网络体系建设初见成效,“15分钟阅读圈”不断激活群众阅读生活新磁场,全民阅读的氛围越加浓厚。
在中华民族灿若星河的五千年历史中,读书一直是修其身、治其心,增长见识、淬炼灵魂的主要途径。《论语》中的“温良恭俭让”,《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孟子》中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阅读了解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在经典作品中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国学经典中找到“文化自信”的根基。阅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发挥着强劲的文化力量。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阅读发挥“威力”,从纸质到数字、从读书到读屏,阅读的方式不断翻新,全民阅读呈现不同载体。2022年度江苏居民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上网读书依然是江苏居民阅读的主要途径,居民电子书阅读率为64.51%,较上年上升0.13个百分点。技术的迭代也带动了在线读书、听书等新阅读方式的盛行,江苏居民听书量和听书率比上年分别增加了1.17本和8.62个百分点。《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在社会上影响广泛,当阅读走上电视荧屏,让人们对文化、阅读有了新的认识和重视,人们读书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当“阅读”成为“悦读”,氤氲书香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文化自觉”正一步步走来。
阅读,不应止于读书日,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新征程上,我们比过去更需要通过阅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不断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