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太仓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系列解读之三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1-02-27

  “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通过更高质量的引进来与更高水平的进出口,推动全市产业迈向中高端和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市在“十四五”期间将推出哪些举措来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开放型经济不断取得新突破?

  做亮对德合作品牌

  建设对德合作城市典范

  作为我省“培育开放新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舍弗勒新基地项目近期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舍弗勒新基地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将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以及航空轴承服务业务。项目一期预计于2021年底竣工。舍弗勒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艺林在接受采访时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表示公司今后五年的发展将会更好。

  过去的一年,舍弗勒等很多在太德企不断加码太仓,博泽驱动电机、因代克斯机床等32个德资项目落户。《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着力引进带动力强、知名度高的德国工业4.0代表性企业和规模体量大、行业引领作用强的隐形冠军企业、龙头型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德资企业总量突破500家,其中隐形冠军企业80家。

  《规划纲要》明确,我市将进一步提升对德合作能级,高质量建设中德(太仓)合作创新园,打造国家级对德合作高水平开放平台。同时,在城市、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深化中德交流合作,借鉴德国城市管理经营,打造更多德式生活场景。1月15日,太仓德国风情街项目培土奠基。该项目位于新浏河南岸、盐铁塘东岸交汇处,将新建德式街区、精品酒店、德国特色餐厅酒吧等,预计于2022年底建成投用。随着对德合作的不断深入,相信大家可以在太仓看到更多原汁原味的德式生活场景。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优化外贸发展方式

  为了供应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需求,全球知名地面材料公司英特飞模块地毯(中国)有限公司于2008年在太仓建设生产基地。公司最初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应中国市场。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英特飞逐渐将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出口到海外市场。目前,企业出口销售额已占到总销售额的48%。2020年,英特飞模块地毯(中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太仓市第八批总部企业。

  为了全力稳出口,我市充分发挥政策“组合拳”效应,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利用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和便利化措施巩固传统市场,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强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推动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走出去”。以德国为对欧合作的桥头堡,积极拓展与欧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2020年,我市外贸进出口922.5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出口438.4亿元、进口484.1亿元。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保税区进出境仓储或转口货物高速增长。去年,我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655.5亿元,增长1.2%,占全市外贸总值的71.1%;保税区进出境仓储或转口货物方式进出口57.2亿元,增长39.7%。《规划纲要》提出,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方式,加快综保区建设,壮大保税物流规模。同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做优做强生物医药外包、科技研发、知识产权等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离岸贸易等新型贸易,提升服务贸易比重。(记者 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