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科技引擎”,助力现代化强市“提速奔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心任务,并指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发展路径。10月27日,苏州召开全市科技招商推进大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第一”重要指示,聚焦“大院大所”、“创新人才”、“科技企业”新的着力点,助力现代化苏州建设迅猛推进。
锚定大院大所,增添“第一动力”。科研机构既是汇聚创新人才的载体,又是产学研转化的关键,谁占据了“大院大所”的科研高地,谁就能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链条上掌握主动、站稳上游。近年来,苏州在科教领域下足“真功夫”,布局“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等一批先进实验室,吸引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纷纷在此“落子”。今后,苏州科技招商将进一步提升“大院大所”招引政策的含“金”量,力争在三年内累计建设国家级载体平台10个、产业重点领域创新联合体50个、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160家,以日渐强劲的“科技引擎”为苏州从“大市”向“强市”转型进一步“提速增质”。
广纳创新人才,丰富“第一资源”。过去一个时期,苏州可谓“因人而兴”,千万级的人口数量创造了两万亿的辉煌经济体量。自“人到苏州才有为”口号响亮喊出后,苏州制定“一揽子”真材实料的引才政策广纳贤才,通过“人才”驱动“创新”,以“人才强市”为抓手打造“创新强市”。苏州科技招商以高端人才招引为目标,坚持“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力争到2025年累计引进战略科学家等顶尖人才10名、重大创新团队60个、外籍高端人才4000人、领军人才团队1万人、卓越工程师1万人。这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雄心壮志,势必会让苏州“因人而强”,大大提高城市的创新活力。
培育科技企业,激活“第一生产力”。企业是连接科技与产业的关键桥梁,也是生产力水平的直接体现。苏州高度重视培育和发掘企业的“科技潜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拥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在今后的科技招商过程中,苏州将继续瞄准高科技企业发力,力争在三年内吸引100家外资研发机构、助力100家科技上市企业、培育100家“独角兽”、遴选500家“瞪羚”、认定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出技术经纪人在“产研转化”过程中的“引路人”作用,以“市场化”的科技服务强化科技转化,扩大“专精特新”规模,为苏州打造现代化产业格局点燃“星星之火”。(金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