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整治自媒体乱象,要抓住“牛鼻子”
日前,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级党委、网信办,加强“自媒体”管理,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常态化管理制度机制,推动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
“自媒体”不是个人恶意传播的“自留地”,更不是法外之地。 加强对“自媒体”乱象的管理,健全常态化管理制度机制,推动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是民之所盼,人心所向。
一段时间以来,“自媒体”已沦为虚假新闻的“集散地”“重灾区”。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掐头去尾、偷梁换柱……一些无良“自媒体”为了恶意营销和收割流量,毫无底线地炮制虚假消息,造谣惑众,严重破害了网络舆论生态,不少网友深受其害,有的被莫名网暴、更有甚者不堪承受而殒命。
“自媒体”账号的自我炒作营销,客观上会给网站平台带来流量。因此,一些网站平台在管理上,也习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平台日常监管不严,内容把关形同虚设,这是“自媒体”乱象形成的重要原因。通知明确了网站平台责任,细化了各项管理举措,特别是要求网站平台应当健全MCN机构管理制度,特别要严格违规行为处置,一旦发现一律关闭,击中了“自媒体”乱象的要害。
通知要求,从管理上,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从源头上,要求平台注意虚假识别、强化资质审核,将不法和别有用心的账号挡在门外,严防不法者假冒仿冒国家机构和特殊职业身份,注册“自媒体”账号,坑害欺骗网友和粉丝。从技术流程上,网站平台应当严格执行“一人一号、一企两号”账号注册数量规定,严禁个人或企业操纵“自媒体”账号矩阵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
对违规账号,要敢于出手,积极亮剑,严格处置。如利用签约账号联动炒作、多次出现违规行为的MCN机构,网站平台应当采取暂停营利权限、限制提供服务、入驻清退等处置措施。网站平台对制作发布谣言,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或矩阵式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自媒体”,一律予以关闭,纳入平台黑名单账号数据库并上报网信部门。对转发谣言的“自媒体”,应当采取取消互动功能、清理粉丝、取消营利权限、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
这些措施,无异于给自媒体账号戴上“紧箍咒”,抓住了管理的“牛鼻子”。期待各相关网站平台,尽快落实通知要求,负起应有责任,严把内容审核关,也希望“自媒体”发布者,自觉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树立正确价值观,不片面追求流量,传播积极健康的内容。各方合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文/墨白 严俨 图/徐晓蓝)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