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智慧农业赋能 打造全方位耕地质量监测网络
耕地质量监测作为一项基础性且长期性的工作,对于提升耕地质量、指导耕地管理决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镇江市致力于打造先进的智慧农业技术体系,精心构建耕地质量基础监测网络,以实现对土地质量的精准“诊断”。
在镇江经开区大路镇西戴村,广袤的田野已播撒下麦种。一旁,耕地质量监测站点宛如农田的“眼睛”和“耳朵”,时刻洞察着农田的每一个细微动态。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监测点内设有常规施肥区、培肥改良试验功能区及剖面观测区等多个区域,长年对土壤理化性状、肥力变化、施肥与产量变化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这为掌握全市耕地质量现状、耕地土壤环境变化及健康状况、施肥合理性以及预警耕地质量退化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镇江经开区农发中心技术员毕佳伟说:“我们给它安装了气象的,还有监测土壤墒情的。气象就可以监测我们当天的风速,然后光照,土壤墒情的话,主要检测的是土壤的温湿度,湿度的话最深可以监测到土壤以下80厘米,这样的话就可以给我们的农事作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帮助。”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起,镇江市开始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截至目前,已拥有国家级监测点5个、省级监测点21个、市级监测点26个、县级监测点39个以及补充耕地质量监测点18个。这些监测点覆盖了稻、麦、油菜、果、茶等多种作物,为区域农业监测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镇江经开区大路镇西戴村农户马玉明说:“田种完之后就是定期地来检查苗的长势,还有就是说它的施肥状况,还有水位的高低,要做好及时的排水或者是上水。这个监测对于我们农民种田是相当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镇江市以设施蔬菜地、补充耕地、高标准农田区域为重点,新增了13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位,并完成了对新增监测点位基础信息、剖面和土壤性状的调查。新增点位申请通过后,镇江市各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总数将达到109个。同时,镇江还建立了21个土壤墒情综合监测站点,设立了620户肥情监测点位,耕地质量基础监测网络正在逐步完善。
镇江市农业农村局耕保站副站长狄霖说:“在监测技术上,江苏省市每年都会组织相应的培训,而且像我们的取样调查,都会有我们农技人员自己去实施,在监测监督上面,江苏省市每年都会开展抽查,检测我们监测点是否正常运行,目前江苏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位已经部署到位了,下一步我们要积极争取市级的还有县级的一些资金,配套建设市级点和县级点,做到省市县建设点1∶2∶3的配套。”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