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上新”,燃旺夜经济“烟火”
逛夜市、吃夜宵、去夜游……夜间经济成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在促进服务业加快复苏、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提升城市魅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举措,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激发夜间消费活力。(7月12日人民日报)
夜经济,作为促消费、激活力、拓场景的特色消费模式,在炎炎夏日正在不断升温。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夜间消费的模式也更加多元。从“舌尖美食”到“参观游览”再到“文化体验”,线上团购线下消费、24小时即时零售等消费新模式持续激发了夜间需求,也进一步拓展了商户经营范围和时长。夜经济的热度越来越高,既是国民夜生活日益多元、品质不断提升的具体体现,也得益于供给侧持续创新,激发了夜消费热情,燃旺了夜经济“烟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促进夜间经济健康发展,需要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创新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打造更加完善的夜间经济生态系统。北京推出“夜京城”系列,江苏叫响“水韵江苏”招牌,天津推出“津夜有你”……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地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发布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举办夜间消费节等系列活动,以政策护航夜经济,激发城市活力。
激发夜间经济消费潜力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供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夜间经济不只是简单的“吃喝玩乐”,而承载着购物、饮食、住宿、文化、娱乐、体育、康养等涉及多行业、多业态的夜间消费需求。各地紧跟消费升级趋势,结合特色美食、购物娱乐、户外运动、旅游民宿等业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食”与“购”的基础上,将“夜展、夜秀、夜娱、夜体”等多场景串联,不断创新夜间体验消费项目,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模式,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层次、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
文旅融合新形态越发显现出强大生机活力,更成为夜间经济繁华的新亮点、新趋势。数据显示,我国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当日晚6时至次日凌晨2时,已成为许多居民消费的“黄金时段”。西安“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气息为抓手,营造一体化、开放式消费场所,带领消费者体验“梦回唐朝”的盛世景象;长沙“越夜越长沙”既留住了老街区的灵魂,又洋溢出年轻的时尚味;苏州同里古镇“行进式夜游”与“沉浸式戏剧”打造出独特的园林夜游项目……而文旅部专项调查显示,受高温及目的地夜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等影响,夜间游客群体呈现大幅提高态势,夜消费催旺夜经济,为稳增长提供新引擎。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