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射阳:建设零碳园区,做足“全链低碳+科创赋能+智能升级”文章
近日,2023中国盐城(慕尼黑)经贸合作说明会暨零碳产业园项目合作交流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举行。射阳港零碳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吸引了西门子等与会企业的浓厚兴趣。
探索建设零碳产业园区,构建新型零碳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绿色工业体系与零碳智能管理系统,是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生动实践。
2022年1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条件成熟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试点,推动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区建设。
2023年“新春第一会”上,印发了《中共盐城市委、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要求先行开展射阳港经济开发区低(零)碳产业园区试点。试点建设以来,射阳迅速行动,与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合作,明确“模式创新、技术争先、标准引领”的推进思路,委托中国能源研究会编制可行规划、国际专业机构编制建设规划。园区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片区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零碳产业港,零碳核心区、拓展区、联动区“一港三片区”,打造“清洁能源供应、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产业集群、绿电溯源认证”为四大创新支柱的零碳产业园区。
立足资源优势,射阳已建成近海风电装机容量70万千瓦、陆上风电99.7万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15.2万千瓦。为了解决绿电接入使用问题,建设了1座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并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控制,构建安全可控、高效用能、多元储能的“零碳”生态系统。目前,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无桩电动车等绿色生活场景改造完成,零碳社区光伏幕墙试点建设、公共设施电气化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
碳足迹追溯是零碳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通行证”。射阳在全省率先成立集碳资产管理、碳资源开发、碳交易服务为一体的沿海双碳产业发展(江苏)有限公司。建成运行“能碳”双控管理平台,实现“碳排查、碳跟踪、碳闭环”全链条;与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中心等联动建设国家绿色认证示范点,实现绿电在盐城范围就地交易、消纳;构建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体系,借助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加快推进“零碳绿码”应用,实现国际多边碳足迹标识互认,推动更多园区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做足“全链低碳+科创赋能+智能升级”文章,聚焦绿色能源装备制造、新型能源制造园区主导产业,致力打造世界级风电装备产业港、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已集聚远景能源、中车时代、亨通海缆、长风海工等27家行业领军企业,近期成功签约总投资50亿元的蓝水新能源海工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102亿元的中车新能源智造基地、总投资35亿元的大连重工智造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天顺海洋装备产业园。
用好创新驱动第一动力,射阳成立射阳港零碳产业研究院,邀请中国能源研究会等机构作为智库单位,落户CQC新能源创新基地、丹麦保利泰克叶片防雷检测平台等科创载体,联动道达尔等跨国公司实施“海上+海外”两个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打造绿色动力引擎。
杨磊 陈鹏飞 戴超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