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云驾数”网聚“运河新生”的磅礴力量
4月21日-22日,由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南京举行。作为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紫金网络传播创新峰会暨大运河文化传播论坛21日上午开幕,来自主管部门、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围绕创新网络传播方式、数字赋能运河新生各抒己见、共谋发展。
大运河是江苏的母亲河。近年来,江苏以总体设计引领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全力打造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调研时提出“让古运河重生”使命任务。弘扬大运河文化,保护是基础,传播是关键,利用是根本。如何创新运河文化的时代表达,推动运河文化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需要坚持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转型,“腾云驾数”网聚“运河新生”的磅礴力量。
运河文化的新生,呼唤数字化的创新表达。不可否认,博物馆里展示真实文物是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但借助数字化技术的现代化表达更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卡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5G沉浸式体验区内裸眼3D把千年运河带到眼前,运河两岸的烟火气息触手可及,站在展厅仿佛立于船头乘风破浪……一场现代光影科技呈现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从浩如烟海的文字、历经沧桑的文物,到数字化、可视化、虚拟化的智能展示平台,千年运河与新技术新媒体交融,有效推动运河文化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让游客在兴致盎然中接受文化熏陶。
“云”游博物馆,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触手可及运河文化。登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动动手指,运河风光一览而尽,非遗技艺一键尽览,运河知识一饱眼福。突破传统线下展示与体验的时空局限,云端公园为观众带来全方位的数字化运河体验。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更多多样化线上平台和个性化产品,观众与运河文化“面对面”“零距离”,必能更好推动文化的自信自强。
媒体嫁接互联网就会脱胎换骨,运河文化借助互联网就会广为传播。中国大运河全媒体聚合平台作为面向大众的权威发布传播平台,通过手机web端、PC端、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等全媒体矩阵,全方位传播锦绣大运,充分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通过直播、VR博物馆等,用科技激活文化,为千年大运河插上智慧的翅膀。科技赋能古老运河无限活力,融媒助力传统文化创新表达,这就是文化数字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五大中国特色之一。现代化绝不是古老文明的衰亡,而是传统文化的新生。运河文化的数字化表达、网络化传播、创新性发展,必能更好地“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让千年运河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让更多美好生活应“运”而生,造福人民!(林西)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