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江欣语丨育好“中国种子”,做实农业强国“芯片”

来源: 杜曦 责编:谢瑞丽 时间:2025-04-10

春风化雨万物萌发;广袤田野,阡陌纵横4月7日央视新闻报道,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确认,来自湖北的水稻品种“春9两优70”为2025年度超级稻品种超级稻品种是指采用理想株型塑造与杂交品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育成的产量潜力大、兼顾品质与抗性的优质水稻新品种。湖北9两优70”超级稻品种,经科研人员历时12年科研攻关、3年测产验收,历经各种极端气候环境考验,米质达国标优质米三级。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 “芯片”,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此次湖北超级稻品种的确认,是我国种子培育中的重要里程碑,随着更多高质量种子的推广应用,将为促进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丰产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居安思危,源头保障。种子是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子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关键时候,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绊倒一个巨大的国家;种业的安全关系到粮食的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其中关于种业建设提出要“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只有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才能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粮安天下,种子为先。抓好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有良田还要有良种,有良种才能决定丰产根基。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单独提出“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将其列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时强调,“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总书记强调的“中国种”源头大安全观,立足于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长远未来,意义重大深远。

中国种子,农业芯片。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种子需求大国。我国种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才进行了实质性的商业化、市场化改革。目前,我国种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有待加强,我们必须不断攻克种子培育“卡脖子”关,做实农业强国种子“芯片”,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加快培育出一大批高产、优质、高稳定性的品种,让中国人碗里装满中国粮。

向“种”谋粮,问计长远。中央已将"藏粮于技"的蓝图写入阡陌纵横的田野。新起点上,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努力抢占种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坚信,唯有始终自立自强、勇攀高峰,中国饭碗的底座才更坚实,农业强国的“芯片”才更强劲。(杜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