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创新举措 为民解困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04-21
  4月17日一早,璜泾镇杨漕村的张瑞芬就来到了孟河村8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陆昌的家中。“老陆伯,我来啦!”见到老人,张瑞芬热情地和他打招呼。随后,她就忙碌开了,熟门熟路地把老人家中打扫一遍,房间、厨房、卫生间料理得干干净净,再到旁边的菜地,看看自己之前种下的蔬菜,清除杂草……张瑞芬怎么会为老人做这么多事?原来,张瑞芬是一名居家养老服务员,她每个月都会到陆昌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像张瑞芬一样,我市目前有600多名居家养老服务员,每年为1.4万多名老人提供60多万小时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近年来,市民政局党委把做优做亮“三牛精神,民政为民”服务品牌作为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抓手,将作风效能建设融入到惠民利民工作中,把有利于群众的惠民举措和优质服务提供给广大百姓。
  每年为两千多户低保、低保边缘和五保户提供兜底保障,让他们生活无忧;每年为上百个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给他们添衣送饭,帮他们治病,跋涉千里送他们返乡。去年,浏河镇一名优抚对象老罗,因患脑梗,需长期服药,老人感到医药费高,自己悄悄减少服药剂量,也不愿定期去医院检查。家人劝说无果向市民政局求助。该局及时向他提供临时救助来减轻医药费负担,还多次上门探望谈心,使他解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做老实人,办实在事,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市民政局通过开展“当村居干部,察一线民生”实践锻炼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到基层当村居干部,体验基层工作,了解基层需求;通过与群众开展“政社互动”面对面活动,直接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通过开展“领题调研”活动,到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工作短板,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深入基层,转变工作作风,民政工作更加扎实。
  市民政局每年开展创新创优活动,民政工作在改革创新中得到提升和发展。在社会治理上,首创“政社互动”,不断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进基层自治发展,这一创新实践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并被民政部遴选为“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之首;在双拥优抚方面,打造“四中心、四基地”,首创“入伍即入学、退伍即培训、结业即就业”的退役士兵培训“太仓模式”;在双拥方面,与海军“郑和舰”,上海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结对共建,通过开展十大社会化特色拥军等活动,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水平,2016年,我市首度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在社会组织培育方面,创新建立市镇两级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中心,创新实施百个“公益创投”项目;在养老服务方面,向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社会机构承接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公办民营养老护理机构和养老组织公益园,实现老年人信息数据和养老服务全程信息化管理。
  市民政局连续被评为全省民政工作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多次获评市主题教育十佳先进集体和绩效考评优胜单位。(记者 邢智丰)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