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苏南乡村振兴新图景 太昆常大手笔起势,片区化推进300平方公里协同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日《太仓-昆山-常熟协同区生态循环农业暨农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发布。
《规划》基于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背景,针对太仓、昆山、常熟三地协同区, 以建设循环农业产业集群为切入点 ,通过空间缝合 、资源整合、发展聚合,系统推进协同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加快打造充满活力的生态片区。
《规划》范围约300平方公里
《规划》的范围涉及太仓城厢镇、双凤镇、沙溪镇、璜泾镇,昆山周市镇、昆山开发区和常熟支塘镇、董浜镇、碧溪街道9个乡镇(街道),以村级行政单元为边界,包含太仓市永丰村等25个行政村、1个涉农社区,昆山市北村等6个行政村、2个涉农社区,常熟市横塘村等13个行政村,共47个行政村(社区)、699个自然村,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规划》秉持破界、串点、连线、成片的思想,提出打破行政管辖边界,通过河道、乡村旅游公路、风景路、慢行步道等串联现有循环农业基地、特色田园乡村、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资源点,形成融自然、田园、产业、文化于一体的空间连片区域,打造循环农业、农文旅资源要素集聚区;提出六个发展定位,即:循环农业试验区、生态缝合示范区、农耕文化传承区、乡村旅游融合区、美丽田园样板区、协同发展联动区。
为此,《规划》制定三地联合行动计划,形成75个行动项目,涉及基础设施提档、农业产业提升、环境综合治理、农旅融合发展4大类10小类。
建设循环农业产业集群
《规划》将在协同区内试点布局东林农场农牧循环、独溇小海农渔循环、勤力农渔综合种养、璜泾园区粮蔬循环、小泾稻鸭共生循环、何北农场农牧循环、蒋巷农场农牧循环七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其中,东林农场农牧循环通过提升优质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实行统一生态型种植技术应用,发挥东林饲料厂的加工能力,加强秸秆饲料机械化收集能力,将秸秆送至饲料工厂加工成养殖饲料,进一步推广秸秆饲料的使用,推进发展饲草动物生态型养殖,同时做好粪便有机肥还田工作。
东林农场农牧循环示范点规模3万亩,以东林农场为核心,突破镇域界限向双凤镇、沙溪镇复制。示范点区域包括城厢镇东林村、万丰村,沙溪镇中荷村、胜利村、塘桥村,双凤镇庆丰村。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规划》提出融入苏州全域文化休闲产业体系,形成一条农旅发展带,对接苏州两湖两线特色精品区建设,形成两大特色精品区,实现太仓昆山常熟三地农业产业一体化的三处现代农业园,规划农文旅空间一体化的四个农旅发展片,实现三地临界农业产业一体化、农文旅空间一体化、重点资源一体化,规划构建“1234”空间总体格局。一带:太仓-昆山-常熟边界地区农文旅发展带;两区:长江沿线特色田园乡村精品区、七浦塘沿线特色田园乡村精品区;三园:太仓现代农业产业园、昆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常熟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片:璜泾-碧溪红色滨江观光片、沙溪-支塘-董浜古镇文化体验片、双凤-周市-支塘生态农业游憩片、城厢-昆山开发区城郊融合休闲片。
《规划》积极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共治,结合幸福河湖环境治理、和美水乡综合提升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协同打造边界最美生态河湖;加强区域道路交通互联,构建滨江滨河沿线、乡村景观公路、旅游风景道、特色主题游线四级体系,实现农业文化旅游资源串点连线。(记者 顾雪苗)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