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昨日,参加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们围绕推进产业升级、生态建设、民生幸福等内容踊跃发言,为太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军会委员:在承接上海科创产业“溢出效应”方面,太仓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建议我市进一步优化合作环境,增强沪上科技企业归属感和获得感,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发展氛围,加大吸引沪上科技企业优势。要打造好上海科创中心重要产业化承载基地,实现园区共建、产业共生、发展共享。同时要加快提升合作园区建设水平。建议在升级原有沪太合作园区的基础上,力争新增一批合作平台。当然,在加强合作时,也要做好产业契合度评估,避免产业溢出后的水土不服。
姜建农代表:去年,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稳中有进,在GDP、税收、就业等方面的占比不断提升。雅鹿集团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香塘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从整体来看,太仓民营企业在规模、总量上还不是很大。建议进一步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对头部企业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扶持一批有潜力的民营企业,让民企规模再上一个台阶。
张锡淼代表:人才引进、人才扎根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志在创新转型、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如此。人才招引一方面需要企业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制度,在人才落户、子女入学、租房购房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帮助企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唐正道委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统筹资源配置”“坚持向存量要增量”。近年来,太仓不少企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之所以招不到工人,是因为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务工人员在太仓的居住成本、生活成本一直在上升,权衡利弊后,很多人会选择在自己家乡工作。太仓要吸引和留住外来务工人员,关键是要向现有住宅存量要增量,比如,充分利用居民手中的闲置房屋资源,统筹进行租赁,不仅能“盘活”闲置住宅,也能让外来务工人员“住有所居”。
顾叶飞代表: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内不少企业遭遇国外订单锐减、用工压力大以及原材料涨价等困难,导致不少企业不敢轻易招工,时不时会面临员工不足的问题。在企业用工环节,建议考虑引入第三方,通过劳务派遣等方式解决企业招工顾虑,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实现双赢。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顾燕代表:近年来,我市教育投入越来越大,一批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极大缓解了中小学的招生压力。但是,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学校数量尤其是主城区的学校数量还需要进一步增加。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需要我们加强对教育资源需求的前瞻性、系统性研究,进一步推进学校新建、改扩建有关工作,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曹庆峰代表: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工作者,我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这几年,可以明显感受到太仓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全市生态质量在持续提升。去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苏州最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5.2%,亮眼数字的背后,群众对于环境的满意度也在不断增加。不过,在水环境方面,我市依然存在一些短板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致力生态建设,这为我市生态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下阶段工作中,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进一步补齐水环境治理短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江大保护,守护好太仓的“碧水蓝天”。
石培红委员:环境卫生工作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之前,我市主城核心区采取“多头保洁”的传统模式,导致区域保洁标准不统一,责任难落实。要解决这一问题,各镇(区、街道)可以探索建立健全统一的环卫保洁一体化工作机制,真正做到“墙到墙”,一把扫帚扫到底,实现环卫保洁无盲区、无死角。同时,城管、住建、水务等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的监管指导作用,协助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
陈敏代表:现在不少小区都有物业管理,但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建议推进物业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提升其专业能力,开展综合性考评,可以进行类似“红黑榜”这样的评比活动,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曹锋代表:恒大童世界,是我市近年来引进的一个大项目。如何利用好这个项目让群众受益,是我们现在就需要考虑的问题。恒大童世界计划在2022年开门迎客,浏河也正在高质量建设全域旅游的滨江田园城镇。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提前谋划交通、环境、教育、医疗等民生事项,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百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就业创业,增加收入。同时,围绕全域旅游这一目标,浏河更要做好项目规划、环境整治等工作,特别是做好农旅融合这篇大文章,让浏河的每个村庄、每个角落都能留住游客。
刘文涛代表:政府工作报告对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部署,作为沙溪镇松南村党委书记,我对此十分关注。我村是全市乡村振兴第三批试点村,2020年村级经济收入预计突破2000万元。我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松南村工业园区租金。目前,园区内共有大小企业12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该园区由于起步早,产业和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建议根据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促进节约集体用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将该园区作为老旧工业区进行改造,推动其逐步转变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规范、产出效益明显的优质工业区。
陆明委员:建议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用地。目前,我市不少乡村通过土地出租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但是要获得更多收益,就要建设标准厂房或者投资项目,这样的话一方面资金风险大,另一方面村级力量薄弱,人才匮乏。因此,建议从镇级层面,甚至是市级层面统筹推进,支持农村产业错位发展,让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得更好。
张丽琴委员:去年,人民银行太仓支行持续加码金融服务,用多措并举的金融手段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市存贷款余额增幅明显,为近几年的最高值,在苏州大市名列前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接下来,我们还将全力做好涉农贷款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持续优化服务乡村振兴体制机制等多项要求,助推涉农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