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将帮助备受冲击的全球经济恢复活力——访经合组织中国政策研究室主任玛吉特•莫尔纳
新华社巴黎4月17日电 专访:中国将帮助备受冲击的全球经济恢复活力——访经合组织中国政策研究室主任玛吉特·莫尔纳
新华社记者陈毓珊 刘芳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中国政策研究室主任玛吉特·莫尔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将帮助备受冲击的全球经济恢复活力。
2月17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工人在总装车间作业。(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不少国际机构近期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莫尔纳指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消费反弹强劲,旅游服务需求也在增长,中国游客正在流向国际旅游目的地。
“当全球增长疲软时,中国经济可能再次成为支撑全球增长的主要引擎。”她说。
莫尔纳注意到,今年前三个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分别为50.1%、52.6%和51.9%,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经济保持企稳回升势头。她预计中国制造业活动将继续扩张,助推经济增长。
2022年,面对全球高通胀,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上涨2.0%。莫尔纳认为,这部分归因于中国的粮食安全政策。大量物资储备以及小麦、玉米较高的自给率,让国外食品价格飞涨对国内价格的传导作用有限。
她同时指出,中国通过一系列调控措施缓解了去年国际上能源通胀的影响,使其对消费者影响有限。此外,石油和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的价格比较温和,也进一步缓解市场压力。
4月15日,客商在广交会电子消费品和信息产品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新动能也在不断释放活力。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突破3万亿元;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位居世界第一。
莫尔纳表示,以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中国研发投入一直在迅速追赶最先进的国家,并远远高于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带来更多专利、商标等形式的知识产权产出。“以许多新兴领域的产出衡量,中国已成为领先的创新者。”
谈及中国加快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莫尔纳表示,中国在金融、能源等领域进一步开放对外投资和贸易,将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新的机遇。
新闻中心
更多-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
- “领头雁”项目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