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菜场严把疫情防控关 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2-04-2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对蔬菜、水果等食品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为确保市民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我市商超、菜场等单位积极行动起来,科学精准地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努力守好防疫“安全门”,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近段时间,超市里的速冻水饺、汤圆等销售额增长明显,每天都在2万元左右。”城区某大型超市客服经理杜芳表示,疫情防控期间,超市冷冻冷藏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加。为确保冷链食品安全和品质,超市一方面对进货渠道进行了梳理,不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进货;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超市冷链食品进销各个环节的管理。

  在顾客看不见的地方,超市也做了大量工作。“冷链食品对温度环境要求高。因此,从卸货到超市冷库收货,我们要求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据杜芳介绍,超市会经常对冷库进行清洁,确保环境整洁。同时,做好员工体温监测、核酸检测等工作,在货物存储摆放时分类存放,先进先出,进一步确保食品口味。

  随着气温升高,顾客对蔬菜、水果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据介绍,目前该超市每天的蔬菜销售量在8-10吨左右,水果在3吨左右。超市也进一步加大了对本地蔬菜水果的进货力度,让市民在第一时间吃到新鲜、安全的蔬果。

  目前正是太仓本地蔬菜大量上市的时节。在城区某菜场,记者看到,生菜、豌豆、莴笋、黄瓜、西红柿、鸡毛菜、菠菜、大白菜等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以前蚕豆要10多块钱一斤,现在本地蚕豆上市了,一斤只要3块多。”菜场经营户顾健清告诉记者,地产蔬菜不仅品质好,价格也便宜,很受市民青睐。

  在菜场水产区域,鲫鱼、鲈鱼、昂刺鱼、基围虾、花鲢等地产水产品颇受市民欢迎。为确保市民拎稳“菜篮子”,菜场在入口处安排了多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把关,并安装了苏康码测温入场设备,把好入口关;每天对市场内部进行4次终端消毒,开展全方位环境消杀。同时,市场管理方还为每位在册经营户制作了入场证,经营户每天做完核酸检测通过查验后会收到一个小贴纸,之后凭小贴纸入场经营,为市民营造放心的购物环境。

  在进货渠道上,除了从江南农副食品城进货,菜场也进一步加大了地产蔬菜的进货比例,目前,菜场地产蔬菜销量占比已达40%左右。“现在菜场每天人流量在6000人左右。”市场管理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确保进货安全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大了蔬菜进货量,充分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最后,相关部门提醒市民,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要去正规场所购买蔬菜水果。同时,现阶段,非必要不去农贸市场和商超,倡导线上订购、无接触配送,减少外出购物频次。买菜回家之后,先用消毒液对周围环境、购物袋外包装进行消毒处理。把菜拿到厨房后,最好用流动的水进行清洗。只有事事注意,处处留心,才能确保全体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记者 王硕/文  计海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