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平台让成都大运会场馆会“说话”
陈科 郑其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李诏宇
汽车进入停车场后的准确停放区域、场馆内的空调温度、照明电器的耗电量,甚至所有水管的运行状态……这些大运会体育馆的“身体”数据,可以让建筑自己“说”出来。
7月20日,记者在成都大运会场馆凤凰山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内了解到,一套由成都企业自主研制的数字孪生可视化管理平台,正实现对体育场馆能耗的有效管控。
“数字孪生可视化管理平台如同体育场馆的‘大脑’,它的‘神经末梢’则是体育场馆内包括空调、照明、水管、强弱电等在内的20多个子系统,涉及上千套(台)设施设备。如细分到不计其数的感知单元,则是万级指数的联结。”该平台研发方、成都古河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惊涛说,体育馆能“开口说话”,依托的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开河”数字化支撑平台。
杨惊涛介绍,他们为凤凰山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定制了集合“端+云+大数据”的数字孪生可视化管理平台。运行中,该平台上能将场馆建筑结构、设施设备位置布局等精准还原在虚拟仿真空间模型上,使建筑的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实现集中运维管理,并对能耗进行综合分析管理,从而实现能耗的有效管控。
“遍布体育场的感应设备与平台‘大脑’连接后,‘大脑’就可以清晰知晓每个设备、每分每秒的状态,并将其实时、动态、可视化地反映在平台上,让运维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杨惊涛说,通过这套全方位覆盖的运维管理模式,场馆内所有空调、照明等的能耗情况都可以实时掌握。“甚至,场馆内数百盏照明灯里是哪一盏出现故障,工作人员都可以实时了解。”
“这一平台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大运场馆投用后,将降低约15%的能源消耗,提升约20%的设备运行效率,运维人员成本减少约60%。”古河云科技总经理彭安说,当建筑内的所有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实时、动态、可视化后,运维管理人员就可以进行节能降耗调控、智能预警联动等场景应用。同时,在数字孪生可视化管理平台的支持下,体育场馆等建筑物还可进行场景化模拟,如视角切换、物体管理、特效动画、光照天气等。将来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园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行业场景。
凤凰山体育馆可视化管理平台。受访者供图
新闻中心
更多- 集聚近150家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太仓竞逐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 2025年(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太仓分会场开幕式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举行 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 我市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助力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 为民企出海“把航定向”
- “低空经济+美丽经济+电商经济”三箭齐发 港区瞄准港产城融合“靶心”发力
- ☑长三角(太仓)国际果品交易市场项目启动 ☑东南亚进口水果项目签约 进口水果将抢“鲜”登陆太仓
- 汪香元带队开展高温慰问活动 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 以沿江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港口流量”变为“经济增量” 高新区港航项目蓄势崛起
- 中新智地产业园推进“工业上楼”,楼上厂房承重达1000公斤/平方米,入驻企业可租、可买,也可先租后买—— “孵化器”赋能璜泾“智造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