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口连着大世界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3-11-01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太仓,积极发挥对外开放区域门户的综合优势,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不断谱写开放与合作的生动篇章。即日起,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一带一路”的小城故事》,从不同领域角度报道太仓抢抓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生动故事,以小见大,展现太仓积极拥抱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探索、努力与成就。

作为海关一线关员,匡正波在窗口服务了 18 年之久,在汽车出口势如破竹的态势下,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汽车出口专窗工作人员。乘着“一带一路”东风,中国汽车全力出击海外市场,许多车企选择从太仓出发,通过“汽车出口专窗”驶向全球市场。

  ■最先感受到汽车出口的强劲脉搏

  “这一批汽车共有 365辆,将出口到沙特阿拉伯。”10 月27日,记者见到匡正波时,他正在看一票汽车出口的报关单。他完成审核报关单信息、核对许可证等相关步骤后,这批出口汽车就可以放行装船了。

  这几年,中国汽车出口快速攀升,今年第一季度、上半年出口连超日本,跃居世界首位。通达天下的太仓港率先感受到这一强劲脉动。报关单数量大幅增长,码头堆存场地和泊位紧张、船舶运力呈现不足,匡正波直观察觉到汽车出口形势大好。“来咨询的车企越来越多了,对通关效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出口专窗’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设立起来的。”匡正波说。

  ■“一带一路”让中国汽车出口成功出圈

  让匡正波体会更深的是,中国汽车出口一日千里,与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广密切相关。“之前,太仓港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汽车每个月只有一两千台,去年下半年我就明显感受到不一样,出口量月均上万台了。”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太仓港出口汽车28.5万辆,其中出口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有 12.15万辆。匡正波回忆,三年前,第一次仅有22台国产小客车从太仓港出口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阿塞拜疆。如今,伴随着国产汽车的迅速崛起,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中国汽车出口也搭上“快车”,从太仓港出口,一批次就多达上千辆。随着众多品牌汽车从太仓出海,太仓港成为目前长江沿线出口汽车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最大的口岸,同时正成长为长三角整车出口核心枢纽基地。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我们感到自豪”

  面对急剧攀升的汽车出口量,如今节假日预约不断,加班已经成为匡正波等海关关员的常态,他们帮助企业解决出口汽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点、堵点,统筹协调各部门共同解决,不断提高审放效率,帮助汽车高效通关。

  一次临近下班时,“汽车出口专窗”接到一个求助电话。“一家企业申报出口阿联酋的1500台汽车一直被系统退单。这批汽车如果赶不上船期,车企不但要额外支付港口堆存费,还可能损失重要客户。”面对求助,专窗的业务专家紧急分析系统后,找出了“症结”所在,当晚加班加点办理好了审单验放手续,这批汽车顺利出运。

  “我们让中国汽车出口更方便,中国汽车又将使当地老百姓的出行更方便、更舒适。一份份报关单,将一批批中国汽车输送出去,密切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联系,以这样的形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们感到充实又自豪。”匡正波兴奋地说。

  记者手记 >>>

  短短几年时间,经太仓港出口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我国汽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突破。匡正波和他所在的“汽车出口专窗”,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见证者。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太仓港汽车出口,正是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明证。未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势必将有更多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中国智造”启航太仓港,迈向全世界。(记者 王倩)